学技术创业 致富经(农村文盲大妈开荒创业,40年后年入20万,总结80字“致富经”赠女)

奉节是闻名全国的脐橙之乡,当地的柑橘种植历史悠久。重叠的山上很少见到野生灌木丛,但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脐橙。一些农民世代种植橙子,他们靠卖橙子为生。



黄村脐橙园

“文盲”大妈,从13岁开始学习开荒种橙技术

黄连村有个农民,宋阿姨,今年快56岁了。受“重男轻女”的农村传统观念影响,她上了小学三年级,连自己的名字都没学会,父母就不让她读书。当时农村人口多,土地面积小。为了生存,从13岁开始,她每天和父母偷偷进山开荒,开的荒地不占耕地人口面积。如果别人没发现,她当时可能不用交税。但是,辛苦劳作的土壤很薄,而且满是碎石,根本种不出庄稼。最后,只适合种橘子。

于是,从那时起,她学会了种脐橙,到现在,她已经种了43年的橙子。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技术非常落后,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匮乏,种植的水果质量差,市场经济不够开放。宋大妈一家靠私自种植经济作物,无法实现致富增收。



宋大妈的果园

命运坎坷,靠种脐橙独自抚养3个女儿长大成人,并实现致富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媒人介绍下,宋大妈嫁到黄连村,先后生下三个女儿。然而,丈夫却沉迷于赌博。他整天不在家,欠了很多赌债,让全家天天东躲西藏。家里缺少男性劳动力,经常被村民看不起。

她要在婆家分配的几亩不毛之地种庄稼,别说替男人还赌债,连养家都难。通过经济价值更高的产品创收,是她致富的唯一出路。于是,她把从小在娘家学的开荒种橘的技术重新应用了一遍。一边拉着三个女儿,一边上山种橘子...早出晚归,铲草,挖石头,搭平台,手脚磨出血泡,最后变成厚厚的死茧...三年后,橘子开花了,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支撑。她用卖橘子赚来的钱养家糊口,养育了三个孩子。



宋阿姨的脐橙

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她既是父亲又是母亲。她咬紧牙关,熬了几年。她种脐橙是为了送两个女儿去重庆上大学。第三个虽然没钱继续读书,但也拿到了高中毕业证。

现在,宋大妈已经创业种植橙子40多年了。她自己的脐橙园面积不大,大概20亩几块。水果质量每年都是周边村子里数一数二的。现在农业技术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脐橙产量逐年增加。村里通了水泥路,物流快递进村了,水果电商越来越多,也不缺销量。宋阿姨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她的脐橙卖了近20万元,家里盖了两层小洋楼,装修得很漂亮。

宋大妈靠种橘子致富供女儿读书的故事在当地渐渐传开。她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尊敬,成为大家口中的“女能人”。



宋阿姨和她的女儿阿香正在工作。

女儿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她将自己40多年来悟出的80字“致富经”传给女儿

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大战略全面展开,农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的大女儿阿香大学毕业五年了,还没有在重庆找到立足之地。她鼓励阿香回国创业。在帮助母亲种植脐橙的同时,阿香回村想创办企业,打造当地的“一村一品”,建立直供链、团购、土地托管等“农村基地-城市社区”新模式。

建议阿香争取贷款在家乡创业,接手别人的花园做一个大公园。宋大妈看到了周围很多老板回乡投资农业的失败教训。她怕女儿在农业创业的道路上,如果过于冒进,缺乏实践,会跌跌撞撞。她劝女儿不要太贪工业区,先经营好自己的花园,然后用每年赚的钱一步步稳健投资;她把自己43年来积累的脐橙栽培、施肥、修剪、防病等种植经验全部教给了女儿。她总结了自己的“致富之书”,并让受过教育的女儿阿香帮忙将其简化为80个词,然后写在笔记本上并牢记在心。

1。在你采取行动之前,环顾四周;

2。龚宇移山,不怕神。

3。轻讲理论,重在实践;

4。每天逛花园,亲自挥汗如雨。

5。勤翻园,保持土壤松软;

6。干旱时要勤灌溉,肥料不要乱换。

7。主杆要结实,废枝要勤剪;

8。冬季防害,不要偷懒。

9。水果采摘有序,先甜后酸;

10、善待顾客,不要欺骗。



宋阿姨的女儿阿香送货。

林海结束语: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当地网友的故事,一个很普通的“文盲”农民阿姨,大半辈子靠种脐橙养家糊口,很普通却很现实,她这种“愚民移山”的精神在农业上值得敬佩。农业种植项目不像工厂生产的产品,风险不确定,投资周期长。如今,想要在农业领域实现比宋大妈更大的创业雄心,不仅需要她的毅力和恒心,还需要强大的团队,并借助更多的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

学技术创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