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更高层次的“首都经济”时代。
什么是“资本经济”时代?简而言之,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一个杠杆。在物理学中,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放大,使质量较大的物体倾斜。在经济中有了这个杠杆,其活跃度空和灵活性大大增强,也就是所谓的“资本思维”。未来,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一工具。
资本思维
想要学习“资本思维”,首先要对什么是“资本”有深刻的理解。“资本”是否仅指金钱?不会,资本是资源的“支配权”。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被称为“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营”优化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这就是“资本运营”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是盈利的,是增值的,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将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朝着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社会资源会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行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和最有效率的个人。资本的逐利推动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优化不断产生新的资本和新的机会,从而在循环中扩张。
比如在物理学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形成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数值也大相径庭,只是因为成分和结构不同而已。
所以资本思维的本质是重组。也就是说,资源的分子进化空和结构调整会产生从“石墨”到“钻石”的增值效应。宏观资本运营是整个社会的资源重组,比如中国国有企业的重组,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当一个社会经济依靠“资本运作”运行时,就进入了“资本经济”时代。
从经济学上讲,未来只有三种人:
第一,资源人。他们是资源最直接的拥有者,靠出卖自己的资源为生,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术,作家靠写作,教师律师等等。
第二,配置器。谁拥有资源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靠配置资源挣钱,搞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企业家是主体,企业家也属于这一类。
第三,资本家/投资者。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所有的资源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只会躲在幕后玩运营游戏。风险投资人就属于这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了马云,阿里巴巴的上市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资本家没有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的流动;可以通过金融系统支配他人的大量资产。
所以资源名义上归资源所有者所有,实际上归资本家所有。一个人有多少能量,取决于他能分配多少资源。
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角色扮演,个人未来如何获得财富?只有三个渠道:卖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1.资源人(普通人)
“资源寻求者”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寻求者的技能,也就是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普通人只能在企业找工作,卖身求财。而普通人的时间和体力都差不多,能卖的资源也差不多,所以为了把自己的资源卖个好价钱,只能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度水平。
这个时候读书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起薪普遍比没文化的人高。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年制学生和两年制学生没有本质区别。反而不如在蓝翔学挖掘机学得好的人值钱。这是因为前者人数多,后者人数少,后者更注重实践。供求关系决定资源价格。所以读书无用论早就大行其道了。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高更稀有的技能值。要么你可以通过热爱思考,做人,多做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人”来说,还有天然的稀有资源,比如长相。长得好看的普通人,在日常的婚姻、工作、生活中,可以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得好看,运气好,可以进娱乐圈。你成为明星后,你自己的资源就变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比普通人高很多!
但总的来说,外表很难改变“资源人”的本质状况,只能稍加改善。就算王是健身+保养+专业造型设计师,在外貌上也无法超越刘德华,所以他是傻子,是贼。而且,外貌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的资源。王和的外貌特征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大明星都属于“资源人”。这类人的特点是财富有限。
有时候他们辛苦一辈子,但是遇到家里大病一场,几乎崩溃,有的还要打三份工养活孩子和病人,很难过。不管职业经理人挣多少钱,都是有的。过时的明星还不如普通人。
当然,有些人天生资源稀缺。比如富二代一出生就能继承遗产等一批稀有资源。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有媒体关注的稀缺资源;比如有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迁就能获得大量财富。你天生就有所在地的稀缺资源,或者你很幸运,中了彩票,也是享受“好运”的稀缺资源。
这种财富只能靠运气来满足。而且,这些幸运的“资源人”往往不知道如何管理资源。他们的财富是不可持续的,无法增值,甚至经常被浪费。明星富二代寂寞就会吸毒,遗产吃山空,大奖挥霍一空。拆迁款经常被用来赌博...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我没说,就是卖出的风险。如果你愿意冒着坐牢和死亡的危险,去偷,去抢,去骗,你曾经看到一个新闻,有人抢银行得了几百万,然后潜逃,隐姓埋名,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几年后,他的家族财富过亿,同事被曝光。所以你通过这个渠道赚钱,你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你要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就不划算了。
2.配置员(企业所有者)
这类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靠脑子设计资源的分配,通过优化资源来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奴隶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是资源的配置。
根据定义,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商业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和他的配置效率成正比,没有限制。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创业?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爬到第二类。一旦你从“资源人”升级为“配置人”,就意味着你不用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你实现了个人和经济的自由,从而实现了个人的自由。
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人”都适合创业。他们要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勇气、创新、机遇和资本。配置人员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它们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人员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控制和配置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方式、新组织和新原料来源的发展。
这里需要提一下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了第一次改革开放。那时,中国的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时的大环境是最好的机会。只要冒险出去闯荡的人都成了企业家,哪怕没学历没知识。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此时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永远是社会的精英。下一个中国,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和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成为社会的“配置者”。所以,中国企业家在升级,一些90后企业家陆续走近我们的视野,很多老企业家主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发展,是必然!
当然,这些品质也是可以后天创造的。比尔·盖茨在成为富翁之前做了七年程序员。对于后天的一切努力,“资源人”完全可以转变为“配置人”。然而,获得财富只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是企业家的“巅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3.资本家/投资者(幕后)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属于分散的“资源人”,实则属于“分配者”。但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职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技术和应用的企业家可以迅速积累巨额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很大。这些企业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盟,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销售和价格,从而形成垄断。这时,“企业家”开始坐在幕后操纵这一切,并演变成
“资本家”和“企业家”最大的区别在于,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的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种消费品,资本家的产品都是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将企业的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马云完成了阿里巴巴。马云是企业家,孙正义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比如巴菲特坐在家乡做投资,操纵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自我市场”社会?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资本”是衡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中国古代,你有钱也没用。官员可以随时清理你的财产。有钱就要贿权买官。而且只要有权力,就算没钱,也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吃能喝,所以这是当时的官本位。
有一家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来不做研发,让市场上的小公司去做。如果成功了,就会花钱买。如果不卖,就要花钱挖这家公司的几个核心。这就是资本主义。(当然无视知识产权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花钱买。)
如果你有1亿的资本,你可以花1000万雇佣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躺在床上就能赚9000万。这一切,只因为你是搞资本运作的,你只需要聪明和勇敢,不需要实力,不需要时间,不需要美貌。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三种人比第二种人挣钱多,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挣钱多。所以第一个人在努力进化成第二个人,而第二个人在拼命进化成第三个人。
中国天生有资本的人很少,大部分第三类人都是由第一类人或者第二类人进化而来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但也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难。这就是阶层的固化,阶层间流动性的降低。
大家都在努力探索方法。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原因只有两个: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说你积累了多少资本?
你想到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点子,你觉得这个点子可以赚大钱。然后你要问自己,你有钱去运作这个想法吗?同样的想法,三星和华为可以花更多的钱,雇佣更好的工程师,更好的推广。你确定你不会给这些资本所有者好处吗?还是走向一条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比如你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天使投资人会不会问你:“如果一个巨头山寨你会怎么办?”
你想开网店,有资本宣传吗?来碾压货物?实力不够,根本卖不出去。如果你能卖出去,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会分分钟用同样的产品来pk你。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有千万种。你为什么选择“打工”?
答案是:不工作能干什么?你以为做别的就能赚钱吗?几年前我对网络上快递的疯狂派送嗤之以鼻,这个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更多的。如果你愿意挣一万块去做这个,我就找一个分分钟挣9000的,再找一个挣8000的,信不信由你。最后,不管你是送快递还是摆地摊,不管你是卖肉包子还是搞IT,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因为它需要学习,需要赚更多;快递很辛苦,赚的比IT少,但还是比保洁多,仅此而已。
那么你是怎么从第一人称进化到第三人称的呢?
第一步是积累资本,不管你是愿意打工还是愿意自己做产品(有人认为是创业)。首先,完成资本积累。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发挥大家想象力和力量的时候,比如摆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室、卖肉包子、拍幼儿园照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这一步就是出卖你的人脉资源。就看你能不能卖出去了。多学习,哪怕不是为了文凭。有多难,只要不是卖健康。
第二步,利用好资本,用资本赚钱。如何用资本赚钱?问你一个问题你就明白了。开个小餐馆,一个月能挣一万,但是需要一个厨师。你的烹饪水平很高。如果你是厨师,酒店一个月收入一万。如果雇一个厨师,一个月要花8000,酒店净赚2000。你如何选择?
回答:请厨师!这样,只要你能用每月1000的利息贷款,然后订下一家酒店,那家酒店也能净赚1000。(补充:这家酒店赚2000元,还1000元利息,净赚1000元。数学不好就不要再给我留言了好吗?知乎和微博是一个级别的吗?)而你,通过这种方式接手100家餐厅,每个月可以净赚10万元,但此时你正在国外旅游,成为第三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工作,他们没有成为第三种人,这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后,很多人还是没钱,只是因为自己是厨师,姐姐是服务员,妈妈是收银员,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如何成为第三种人,就一句话:“不要自己做饭,请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赚1块钱,比出卖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智力和资本,如果你只有其中一点,记住,如果你想找一个只有另一点可以合作的人,他们在等你!
另外,即使是性格相同的人,财富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拥有同样资本的人,脑力和体力不同,收益也不同。也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工薪族或者超级富二代,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努力,一个整天打游戏睡觉,前者仍然比后者拥有更多财富。但是,聪明勤劳的工薪族,总是比打游戏睡觉的超级富二代更难熬。
普通人的提升
同时,我们要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你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一个公司的公关经理,他的儿子5岁。她每天不得不去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是她有人事部的口译二级证书,每个月都有会议翻译的任务。她也是这个翻译中心的导师。
开通博客后,她已经更新了500多页,2000多篇帖子,都是她每天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文,一篇短文。她做这个快10年了,因为热爱英语这个非专业背景,所以一直在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一个人要想掌握一门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一万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她一年300天每天练习5个小时,一个人需要7年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还好,我知道自己要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马上投入进去。我没有五个小时。我每天只能学习三个小时。现在快10年了。我想我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
比如披头士在成名之前就已经参加了1200场演出。但是为什么做了10年公务员,还是只有一个科员?为什么在家做了七年的饭,却没有成为超级大厨,反而发现自己的婚姻已经痒了七年?
那是因为你没有把精力和热情放在练习一项技能上。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处理各种琐事。每天做饭只是为了家庭的正常运转,没必要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后失去了专业。如果从初中开始,经过12年的学校教育,即使每天学习一项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差距。即使毕业后每天练习1小时,也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是毕业后专门做的事情,每天都在练8个小时。这2800个小时,一年多一点就填满了。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工作内容并不是练技能,大多是处理琐碎的人和事。事实上,我们是在浪费生命。
也许你会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想成为一个家庭,我只想平静的生活。这只是你的幻觉。时间在流逝。那些你每天重复再重复的行为,都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某个人,但你注定要成为某个人。
如果你每天花五个小时看韩剧,翻手机,打游戏,那么七年后,你就成了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的说别人的成功和失败,找不到关于自己的话可说。
花一分钟想想你最想做的事,然后每天都去做。七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个谋生了。
就算喜欢逛街,有没有规定每天要试着逛3个小时?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开心,每天,你会觉得很无聊。等等,你会开始思考。逛街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做什么?坚持下去。7年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头摄影师和服装买手...
你打算如何度过接下来的七年和接下来的一万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