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猫眼,祖母绿,绿宝石,和田玉...成都某大学有2500多件珍贵的珠宝玉石,但这些都不是为了展览或学校收藏,而是学生上课做实验的必备物品。
2016年,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地质学专业下正式设立“宝石与岩石矿物鉴定”方向。珠宝和玉石,如钻石和祖母绿,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用品。由于他们的高价值,这个班级被认为是“顶着‘双班’光环的班级,也是最‘宝石般’的班级”。
抢手的“宝石”让他找到了主攻方向
上周五上午8点50分,地球科学学院门口,一群身着学士服、面容青春的大学生正在拍摄毕业照。王就是其中之一。
四年前,王被考入成都理工大学,主修地质学。他喜欢探索和新奇,但他在大学第一年有点迷茫。“可能是刚进大学不适应,也可能是大一的课程有点枯燥,让我有了转专业的想法。”据王介绍,大一期末,他受同学邀请参加学校珠宝协会的活动时,得知地质学专业在大二下学期可以分流到宝玉石与岩矿鉴定方向,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将“宝石”确定为未来的主攻方向。
2018年第二届宝石与岩矿鉴定方向开始报名。让王没想到的是,今年的宝玉石专业成了最热门的选择。“大二下学期选专业的时候,听说有宝石鉴定专业,很多同学都在争相选择。由于名额有限,最后都是经过选拔确定的。”王告诉记者,他已经决定提前报宝玉石与岩矿鉴定方向,提前准备如愿进入该专业。
“还记得第一次实验课,大家看到是真钻石的时候,都异常紧张。老师把钻石发给我们后,一个同学太紧张了,没有把钻石拿好,摔倒在地上。所以这个班从钻石分级班变成了寻找宝石班。”王说,随着接触的增多和深入,钻石、翡翠等信息在他们眼里已经变成了产地、光学性质、化学符号等等,最初的紧张感自然被克服了。
有价值的
学校购买了2500多块各种宝石
“虽然报名人数很多,但实际上我们每届只招一个班,30人左右。”宝玉石岩矿鉴定负责人赵福峰说,为了完成30人的教学任务,学校投入巨资建立宝玉石鉴定实验室和钻石分级实验室,采购各种宝玉石标本。
上午9点,学校宝石专业的老师伊娃正在上课。她打开讲台旁的保险柜,从中取出一袋玉石,分发给每个同学观察。记者注意到,实验室里有三四个保险柜,这些贵重的宝石就放在这些保险柜里。
“教室里有防盗门,里面有保险柜和联网摄像头。另外,我们有专门的标本室来存放一些珍贵的宝石,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据伊娃介绍,自2016年学校开设宝石鉴定课程以来,学校的宝石品种不断丰富。截至目前,共有钻石标本40余件,宝石40种,玉石20种,有机宝石15种,宝石总数超过2500种。
“因为购买的宝石主要用于教学,所以需要的宝石需要有一定的特征,比如有的需要特殊的内含物,有的需要特殊的光谱特征,甚至还有一些稀有的特征。”伊娃告诉记者,购买的一些珍贵玉石是专门定制的仿制品。按照要求,这些仿制品必须具备一定的特征。
当然,学校采购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这里陈列着独特的宝石。“这些都是校友和老师捐的。”伊娃说,购买宝石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但通过购买独特的仿制品和稀有宝石,学生很难掌握各种宝石的特性。
购买这些宝石,不仅需要专业人士一颗一颗的挑选、把关,有些稀有的宝石更是少之又少。为此,除了校友捐款,学校老师还会自掏腰包购买一些独特的宝石。不一定贵,但是能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除此之外,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宝石市场和珠宝交易会成为另一个最好的课堂。“成都每年都会举办珠宝展。这时候会有几个专业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到现场分组授课。”赵启峰说,珠宝交易会现场有各种各样的宝石。通过现场为学生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各种宝石的价格价值,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不同的宝石,对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每年珠宝展结束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现场考察记录,加深印象,进一步提高认知。”
机会很多
可以从事珠宝、法律、商业等工作。
“女孩子都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钻石、翡翠等珠宝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我觉得兴趣和工作最好结合起来。”今年大三的李慧雯说,一方面,珠宝鉴定比传统课程更有趣,不像传统地质学那么学术。另一方面是实用,平时买首饰的时候可以用。
对于学习宝玉石及岩矿鉴定方向的学生来说,和家人一起购买玉石、翡翠,帮朋友鉴定宝玉石的真伪和价值,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前段时间刚陪表哥买了钻戒。”王告诉记者,帮亲戚朋友鉴定珠宝是最好的做法,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除非是直系亲属,一般不会随便帮人鉴定宝石的价值。
采访期间,拍完,王转身进了的办公室准备论文答辩。目前,王已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为研究生,继续从事宝石矿物学研究。据王介绍,班里像他一样选择读研的同学很多,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跨专业报考。
“宝石学本身是一门软多学科、涉及面广、技能众多的专业。就业上,除了鉴定,还可以选择地质、工程、商业、珠宝销售等行业。”赵福峰介绍,从第一届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个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6%,53%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的去了司法部门,有的去了企业,还有很多选择了中铁二局三局等工程公司。
事实上,与宝石挂钩的大学专业在国内并不少见。早在199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就开设了宝石学。2000年,宝石学与材料技术本科专业正式成立。随着宝玉石产业的不断发展,河北地质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设宝玉石相关专业。
根据薛鑫的调查。com,目前国内高校与宝石相关的专业有宝石与材料技术、宝石鉴定与加工、地质学等。其中,宝石与材料技术目前在中国23所高校开设,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在全国65所高校设立,有河北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也有不少是专门的职业院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像成都理工大学,在地质学专业大二的时候,可以选择专攻宝玉石和岩矿鉴定。
红星新闻记者严宇恒摄影记者鲁国英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