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最火的产品排行榜(2021年度社交零售十大产业发展报告——微商)



字数:1400,阅读时间2分钟左右。

微商那个最火

微信业务脱胎于个人代购,起源于微信,也发展于微信。




概念定义

微信业务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在线分销商品的商业活动。这是一种社会分配模式。微信商业体系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分销商。

根据参与环节的不同,微信业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品牌微信业务:指品牌商利用微信、微博等渠道销售商品的模式,如思埠、乔氏、韩束等。

2.平台微信业务:指微信业务中通过标准化平台进行交易活动的模式。平台微信业务提供完整的零售解决方案,如有赞、口袋微店、微萌萌店,这是目前微信业务中的主流模式。

3.个人微信业务:指个人基于朋友圈销售个人或代购商品的商业模式。





发展历程

微信业务脱胎于个人代购,起源于微信,也发展于微信。2013年,有人开始在朋友圈进行海外代购、闲置产品交易等业务,开创了微信业务中的交易市场。2014年,随着微信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微信支付、微信官方账号等基础功能的逐步完善,微信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各种面膜产品被暴力刷屏,微信商家开始出现大量微信商家品牌。因为门槛不高,微信业务的人群在迅速膨胀。

此后,微信业务中的产品多样化,微信业务中这个行业的社会认知度更高。微信商业行业各类产品鱼龙混杂;品牌各自为战,恶性竞争频发;社会质疑和讽刺不断,微信业务处于内忧外患的阶段。

2017年,微信业务整个行业开始洗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品牌开始进入微信业务。与此同时,许多小微商业品牌不断被关闭。2019年后,随着各类新型社交电商的兴起和监管的加强,微信业务的红利正在逐渐流失,迎来了第二个关键转型期。


胚胎期:2011年至2012年

微信业务诞生了,主要是代购的形式。


基本建设期:2012年~2013年

推出了微信朋友圈、微信支付等功能。


成长期:2013年~2015年

微信业务进入团队运营,出现了丝布、乔氏、韩束等微信业务。


井喷和衰退期:2015~2016

大量手机店应用上线。央视曝光毒口罩事件,微信商家社会评价下降。


恢复提升期:2016~2017

在政策和外部监管下,微信业务正在向正规化发展。


过渡期:2017~2019

社交电商大潮下,微信业务面临第二次转型。





模式特点

1.是线上版的线下代理分销模式,降低了各个代理环节的准入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实现了社会化分销。

2.商业逻辑以熟人为基础,有社交基因,强调社交平台的作用,向用户推荐内容,主动寻找流量。

3.打破线下代理销售模式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是对传统商品销售模式的重要补充。




市场画像

从业人员:兼职为主,24至29岁群体为主力,包括学生、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等。女性是主体,表现出明显的“她经济”特征。

产品:以护肤品和化妆品为主,其次是女性和私人护理品、食品保健品、服装、母婴用品等。

盈利模式:下游代理费+商品销售费(品牌盈利模式)、开店费+店铺运营费(平台盈利模式)、商品销售费(商品销售差价)。




发展痛点

1.营销方式简单粗暴。微信业务往往通过成功学习、炫富等方式吸引代理。,并通过暴力刷屏来推广,甚至脱离了商品销售的本质。

2.渠道失控,价格混乱。如果代理商压货,产品无法流向消费者,客户资料无法沉淀,容易导致价格混乱,渠道失控。

3.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维权得不到保障。微信业务部分缺乏稳定货源,销售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售后机制不完善。




针对微商的监管日益完善

2015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将微信业务纳入监管;

2016年,国务院发布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微信商业专委会等起草了《微信商业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