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因为视觉中国事件,知识产权保护受到更多关注。这几天,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原告是腾讯科技公司,被告是“微信自动抢红包”的软件运营商。
我们都抢过微信红包,但你有没有想过抢红包也可以“插一脚”?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和腾讯计算机有限公司联合宣称,“微信红包”最有趣的关键点是“抢”。“抢红包”本身会带来微信群的即时活跃度,激发传播欲望。正因为“微信红包”具有“金钱+游戏+社交”的多重功能,一经推出就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微信软件和微信红包功能所获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价值,应当依法保护。
“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又称“红包自动更快”软件)由A公司开发,通过b公司运营的“豌豆荚”平台下载,首先,用户在运行“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时,无需启动“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即可自动抢到微信中的红包,使得“微信红包”的“游戏+社交”功能无法实现,降低了用户对“微信”软件的粘性,破坏了正常的运行环境和运输管理秩序其次,“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非法监控微信聊天记录,抓取微信聊天记录中关于红包的信息和微信红包中的资金流向,严重侵犯了用户隐私和微信数据安全。最后,被告看中了原告“微信”软件的十几亿用户和“微信红包”的市场价值,才开发了“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目前已经积累了6000多万用户。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有限公司认为,这种打着“微信红包”的牌子搭车截留原告商业资源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故将两家公司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1。A公司立即停止开发、宣传、运营“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B公司立即停止提供“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下载服务,停止推广该软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3.两被告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的版面、两被告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官方APP首页显著位置刊登声明,消除其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4.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5000万元。
据某公司官网介绍,这款“微信自动抢红包”软件支持微信红包、QQ红包、QQ空红包、支付宝红包等各种主流红包。,并支持红包锁屏、红包提醒、秒红包抢雨等多种形式;可以0秒抢到红包,还有语音红包提醒“红包来了”,可以自动回复感谢。
这对于抢红包插件的用户来说很方便,但是对于红包发放者和不使用插件的用户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发红包的人达不到发红包的目的,抢红包的人也不一定能抢到。这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点。此外,还有数据安全问题和商业道德问题。
不得不说,互联网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战场。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的“2017年互联网领域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中,知名互联网公司如搜狗、百度、摩拜单车、腾讯、暴风影音、JD.COM、网易等突然出现。
就在今年1月,因某服装公司将微信“捂脸”表情印在待售服装上,腾讯起诉至法院,称侵犯表情著作权,构成不正当竞争。
为了适应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司法改革逐渐向互联网领域拓展和延伸。目前,杭州、北京、广州的互联网法院已经陆续成立。
去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其电子诉讼平台正式对外开放。“抖音短视频”诉“应对小视频”著作权归属及侵权纠纷成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首例。
一个多月后,2018年10月25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了第一起案件。郑诉浙江天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猫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开庭审理,法官当庭判决天猫公司赔偿原告郑1元。
目前,虽然腾讯诉“微信自动抢红包”一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类似的案件还会更多。我们要做的是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做互联网领域的守法公民。
晚报齐鲁记者马崔燕实习生刘涵综合知识产权京、人民法院报、国家商报等
(一个点,眼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