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家家户户的暖气开始升温。但对于家住朝阳区金盏西村381号院的14户村民来说,开电暖器前难免要精打细算。因为不能享受煤改电的峰谷电价优惠,每个供暖季都要交高额电费,让这些退休居民不堪重负。
站点
八十岁的人在家里穿五件衣服
下午3点,为了御寒,杨女士在家穿了5件外套。
杨女士夫妇住在金盏西村381号院6号门。下午三点,屋外暖洋洋的,但记者一进杨女士家,就感觉到一股寒意,房间没有开暖气。“我们老两口今年都80多了。为了保暖,我们在外面只能穿和家里一样多的衣服。”杨女士坐在椅子上,撩起袖口。最里面一层是两件秋衣,外面是棉袄和大衣,外面是棉马甲。
杨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进入供暖季,但她家只在每天晚上5点至9点以及第二天早上5点至9点开启电采暖设备。每天晚上,她家都会关掉设备,利用暖气的余热睡觉。直到第二天早上,老婆才会再次打开暖气,方便早上家人活动。“因为电费太高,现在只要屋外有太阳,家里的暖气就不开。如果感觉太冷,只能用小电暖器处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舍不得开电暖器是为了省电费。杨女士夫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我们家电采暖设备的功率是20千瓦,要开几十度电。”目前北京实行阶梯电价,第一档每月配额240千瓦时;第二档160千瓦时。这400度电对于供暖季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一旦用电量超过这两档,后续电价按每千瓦时0.78元计算。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运行电加热设备,保守估计每天能发电几十块钱。”
告诉我
装修6年很难享受补贴
仅2020年,刘先生就交了1万元的电费。
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记者来到村民刘先生家中。退休前,刘先生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他告诉记者,金盏西村381号院以前是银行的职工宿舍,现在住在这里的退休职工都老了。
刘先生介绍,2016年以前,宿舍南侧与银行所在位置一墙之隔,办公室和宿舍共用一个锅炉房取暖。2016年,银行搬离这里,锅炉房被拆除,也就是从那时起,产权单位出资为14户村民安装了电采暖设备。
刘先生说,“当年装修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取暖和电费补贴。一年后,村里统一煤改电,换成了新的峰谷电价表。每天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可以享受每度电0.1元的谷电价。”但在村里统一改造时,381号院村民的电表未能更换。一个供暖季过后,医院里的村民往往比村里其他村民多花几千块钱电费。
从刘先生出示的三张购电收据可以看出,他于2020年2月、2020年12月、2021年2月分三次购电,每次金额为5000元。但第三次购电后,实际入账金额为3538.4元。也就是说,一个供暖季,不仅卡内原有的5000多元余额全部花光,还产生了1400多元的欠费。据刘先生估算,仅去年供暖季,他就花了6000多元的电费。为此,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出面协调,让14户村民享受到煤改电的补贴政策。
进度
各方上门答疑尽力
11月15日,记者就此问题致函朝阳区农业农村局。在电话回复中,工作人员表示会查明相关问题。第二天,记者随381医院产权单位金盏乡政府和北京农商银行相关领导来到现场。
村民们表示,因为每年供暖季的电费都是几千块钱,希望有关部门能想办法帮他们减轻用电压力。
金盏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现场回答了老人们为什么没有纳入改造和补贴的问题。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煤改电工程是在村里进行的。从申请建筑改造到安装峰谷电表,整个过程只针对本村村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供户口本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不过,381号院的村民虽然属于金盏乡,但大部分都不住在金盏西村,所以没有纳入2017年金盏西村煤改电改造项目。
朝阳区农业与农村局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并了解近年来该院老人面临的困难后表示,考虑到381医院的特殊情况,下一步将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属地指导,在现行政策法规下,研究解决路径。同时,产权单位负责人也表示,将把增加退休职工相关补贴、更换更节能的电采暖设备这两项内容作为备选方案上报,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减轻退休职工面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