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已经成为老百姓声讨的平台。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汽车行业不仅遭受了市场下滑、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也有不少汽车厂商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或售后服务不到位,受到了广大车主的集中投诉,真的是内外兼修。
2018年缺陷汽车产品信息采集platform-Chezhi.com数据(见下表)显示,2018年,平台共收到汽车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效投诉75635件,同比增长48.98%,涉及国内汽车市场196个品牌1000多款车型,近50%的增速也预示着国内汽车消费者实名投诉可能进入新的“成长期”,而
一是合资品牌本田和日本日产比较集中,数据涨幅明显
数据显示,2018年,合资品牌在投诉总量中的占比依然最大,投诉占比有所回升,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个百分点。与合资品牌相比,虽然2018年自主品牌投诉占比有所下降,但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545件。
按国家统计,2018年自主品牌投诉量达33080件,排名第一;美国品牌排名第二;同期以“质量可靠”著称的日系品牌投诉受本田油阀和日产变速箱问题影响,数据跃升1.87倍,共投诉12638起。
二、SUV是投诉最高的车型
从车型属性数据对比来看,近五年来SUV投诉量首次超过紧凑型车,以35364件投诉量位居第一,同比增长85.4%。紧凑型车排名降至第二。其他车型中,MPV、大型车、跑车的投诉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三、发动机故障投诉排名第一,“油阀”事件难辞其咎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质量问题投诉量为114794件,发动机问题投诉量居八大系统之首,投诉量为36229件,占比32%。与配件、电器相关的投诉和故障34587件,占比下降5.2个百分点;此外,与变速箱问题相关的投诉排在第三位,19892起故障比去年增加了4528起。相比之下,只有离合器故障的投诉量比2017年有所下降。
在2018年的质量投诉排名中,毫无疑问机油的增加成为了最大的故障点,投诉增长率相比去年同期达到了惊人的1465倍。车身发动机质量投诉中,日韩法品牌发动机投诉占比最大,其他民族品牌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器。通过横向对比发现,韩国发动机故障率最高,超过50%,德国发动机在变速箱方面投诉率最高,欧洲发动机在车身附件和电器方面投诉率最高。值得一提的是,油阀事件是去年涉及车辆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故障焦点,无疑成为2018年汽车投诉最重要的关键词。
315焦点
以下是315期间媒体平台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一组汽车品牌和消费者暴露的具体问题,看看你的车型是否也在枪单上。
东风本田油阀
2018年,机油油位的提高成为汽车圈的“老大难”。本田CR-V、思域、杰德、UR-V等搭载1.5T发动机的车型无一幸免。全国很多车主自发维权。在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下,本田提出了召回。但召回后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反而出现了“副作用”:发动机抖动和噪音增大,让本田车主感到非常绝望。
东风日产变速箱的先天缺陷
2018年,东风日产的销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轩逸甚至摘得了2018年汽车销量桂冠。但是日产的质量和售后的问题也很猖獗。消费者反映的是日产引以为傲的CVT无级变速器有先天缺陷,故障频发,导致发动机转速高,行驶抖动和顿挫,车速上不去。其明星产品,如新逍客、琦君、楼兰、天籁等车型,都存在顿挫、抖动、共振、漏油、换挡等故障,受到车主的大量投诉。
南北大众双离合器开槽点
一汽-大众成立28年来,在国内市场赢得了车主的广泛好评,大众旗下多款车型常年位居排行榜前列。但近年来,大众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双离合的高故障率成为行业的一个槽点,售后服务的态度也被车主诟病。
上汽大众也是“车市赢家”,旗下车型都是街车。同样的双离合变速箱解决不了任何异响,加机油成为大众车主必备的生存技能。
斯柯达久病被车主抛弃
斯柯达也是汽车投诉领域的“老赖”。去年因为车内异味不怕被央视批评,车主已经放弃处理。双离合和大众一样的性别,减配会上瘾。海外版和中国版差别很大。双离合变速箱问题很多,烧机油,质量不好控制。消费者对难以长期治疗“非常失望”。很多车友质疑,这个始于1895年的捷克品牌会不会被大众毁掉。
广汽三菱销量担当
2018年,广汽三菱的投诉主要来自作为欧蓝德的销售。这款曾经动力强劲的车型也被车主投诉:收油加油时底盘异响明显,小颠簸路段有异响,特别是20-30码处。变速箱也卡住了,尤其是冷车启动时;D挡时驾驶座和后座晃动异常,方向盘振动明显。有车友表示:“三菱汽车当时在日本排第四,现在三菱在中国真的是一地鸡毛。”
国产东风雷诺经不起百年产品力下滑
拥有120年历史的雷诺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但进入中国却显得十分平淡。主要是它的型号比较少,型号数量少。但雷诺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宣布将在2022年引入9款新车。但在发展的同时,雷诺还必须解决老车主面临的问题:方向盘抖动、油门踏板共振、车内低频共振声等质量问题。
长安福特唯一能做的就是它辉煌的历史?
近年来,福特的市场表现实在不尽如人意。细分的车型很少,却无法保证产品的高品质,长期以来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积累的好感也在一点点消耗殆尽。在中国,福特仅仅依靠低端车型冲动的战略偏差,以及产品自身质量的问题积累,比如变速箱异响、车辆断轴、小问题高发等自上而下的问题。,让福特这个百年品牌终于可以出手了,真的只有辉煌的历史。
北京现代降价降低了产品质量
2018年,遭遇“寒流”的北京现代销量惨不忍睹,但新品通过降价营销逐渐复苏。这看似挽救了产品的销量,但产品质量却缩水了。旗下多款车型存在转向系统异响、天窗异响、机油增多、油漆皲裂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口碑下降。
东风标致在中国混不下去
2018年,东风标致的业绩远未达到目标,但投诉却处于高位。值得一提的是,即将上市的全新508加长L为中国市场做出了最大的妥协,但整体趋势已去:经销商退网,管理层大换血,大规模召回让很多喜欢标致车的消费者出于所有权的考虑放弃追随。
上汽通用别克无视大量投诉,推动新产品和新数量
2018年,别克车主很无奈,投诉了几年都没有结果。别克车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发动机质量的问题,比如抖动、漏油、变速箱无法换挡、异响等等。作为一个成熟的合资品牌,别克厂家对产品核心部件的态度是“虱子多了好痒”,懒得管。有业内评论称,面对庞大的数据投诉,别克似乎没有任何应对方案,反而在加快盲目推新车的步伐,这样的战略打法犹如饮鸩止渴。
上汽通用雪佛兰,车主说“要么继续忍耐,要么赶紧卖”
雪佛兰是上汽通用的另一个“钉子户”。消费者说“你卖的雪佛兰不是我买的雪佛兰”。不要以为有了雪佛兰的logo就可以虚张声势。在中国,雪佛兰多年打造的美式操控已经消耗殆尽,变速箱抖动投诉遍地开花。消费者已经放弃投诉,表示“要么继续忍耐,要么赶紧卖”。
长安汽车,一哥的水军救不了市场
曾经独立的“一哥”,现在还活着。新车不断更新,但每次都是蹦蹦跳跳,没有一点波澜。咨询量越来越少,水军越来越多。每个投诉帖都是喷子。想了这么多,不如为车主排忧解难,口碑可能有所回升。
长城汽车被指“娃娃收藏癖”[S2/]
自称SUV领军者,除了多年来一直领跑SUV的哈弗H6,旗下多款车型都被投诉过发动机抖动和空异响...沉迷于收集“俄罗斯娃娃包”,不仅有H系列叫龙,还加了F系列。不过好像产品相似度太高了。与其拓宽产品矩阵,不如沉下心来提升品质。
比亚迪被指肆意宣传数据
作为中国最早的新能源领域领跑者,比亚迪近年来几乎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新能源上,但不少比亚迪新能源车主抱怨“比亚迪宣传数据太放肆,与实际不符,续航里程严重低于官方里程,小毛病频发,不断修修补补。
结语:[/s2/]无论如何,汽车厂商作为消费大产品,应该真诚对待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锻造产品力和完善售后服务上;不要让315成为消费者的投诉日和厂商的死亡日,给消费市场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