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加盟招商(如何创立一个酒店品牌?)

因为工作关系,在和酒店投资人(加盟商)交流的时候,会有人问同样的问题:我以后拥有一个品牌,做连锁怎么样?有人会问:你们大品牌的平台都很完善,没有成本。为什么要收这么高的加盟费?创建连锁品牌真的这么简单吗?在我十几年的酒店生涯中,除了在两家全国连锁品牌公司工作,我还参与了七八年多品牌连锁酒店管理公司建立的全过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一般的连锁酒店品牌都是单一品牌起家,从最早的7天、汉庭、如家,到后来的城市易、亚朵等。目前,酒店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高、中、低档酒店,各种风格、品类层出不穷,有的还在自己的品类中处于“龙头大哥”的位置。所以目前创建新的酒店品牌比较困难。例如,锦江集团旗下的GIC(全球创新中心)致力于创造和孵化新品牌,以及现在广受欢迎的元拓酒店。新品牌首先要做好定位(市场细分、主打风格、品牌名称、品牌文化和故事、服务水平和结构、市场价格定位、项目成本和运营成本制定等。),然后进入设计阶段,而产品一般需要几轮打磨,不仅是色彩搭配、软装风格、功能搭配等的循环优化。,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是找到投入和产出的最佳平衡点,这就需要强大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功能。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到了,恭喜你,起步成功。然而,即使是大型集团公司,从酝酿、定位、设计到产品成型、发布,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

第二,如果你创建的品牌没有依托大酒店集团的平台,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成立品牌管理公司。一般连锁品牌公司需要设置总经理(办公室)、运营部、市场部、开发部、人事部、IT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基础部门。每个部门应该有一个负责人(主任或经理级别)和不同数量的主管和该级别或以下的雇员。各部门成立后,需要完善各部门的相关工程流程和SOP。其中,重点有以下几点:1。每个部门都应有专业的、可执行的标准手册;2.搭建一个符合品牌和搜索引擎要求的官网;3.组建开发团队,确定开发机制;4.选择可靠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5.建立运作顺畅、执行力强的品牌标准和购买渠道。这个渠道的改善是持续的;6.财务部门要做好资金规划,保证管理公司的顺利运作和投资资金的及时到位;

第三,品牌落地和扩张。这里首先要确定发展模式:直营店和加盟商的比例,一般品牌前期设置的直营店比例是50%,之后逐渐减少;比如目前朱华拥有的直营店比例在15%左右,锦江集团目前的发展模式都是轻资产;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直营店是必须的。一般来说,至少五家以上的门店才能实现产品的大部分预期,然后加盟商才能看到一个相对完善的产品。这时候你就需要让开,发力了。目前,主流酒店集团的品牌发展都是采用“人群战术”,在国内各层级市场招募常驻发展,以期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对于新品牌来说,从品牌发源地向周边辐射是必然的。目前比较好的发展模式是由品牌方主导30%-50%甚至更多的投入,然后通过招商会等渠道招募合作伙伴进行品牌的前期扩张,再逐步降低主导投入比例,培养优质合作伙伴,直至合作伙伴成为独立加盟商。除了组建开发团队,开发还需要在品牌推广和加盟渠道(主要是互联网)上投入大量资金。

第四,融资对新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上市前的酒店品牌主要依靠投资机构的融资渠道,用这笔钱支付办公和人员成本、产品优化、品牌升级和品牌推广;目前单纯依靠自有资金谋求快速发展的可能性极低,而机构投资者可以为品牌发展“插上翅膀”,进入快车道。当品牌发展到一定规模(500个品牌以上)时,品牌一般会准备上市。成功上市后,机构资本将安全退市,如亚朵酒店。从2014年到2017年,亚朵酒店接连获得四轮融资,总计。

第五,一般来说,品牌酒店数量超过100家之后,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品牌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从0到100,需要同时优化和完善运营管理架构。在管理公司层面,运营部除了运营总监之外,还要划定管理区域和片区总监,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KPI考核机制;IT部门需要建设OA办公系统和各模块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品牌酒店App、小程序、微信官方账号、Tik Tok等预订和对外产品推广的工具和渠道,全面拥抱“互联网”;人事部门要打通“外聘”和“内推”人才两个渠道,利用好各种招聘平台,满足品牌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短期迫切需求,同时打造完善的“内训”体系,让体系内的潜在管理者通过“阶段性学习和考核”成长为管理人才,满足品牌的长期发展需求;即工程部和采购部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施工质量监控和验收机制,保证每一家店都是标准店(这对于发展初期的品牌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营销部门要打通网络客户的所有渠道,寻求与大客户的合作,与市场上的大品牌联合营销推广,增加网络的知名度,增强拓展客户的能力。

第六,一个品牌要想快速发展,尤其是要在加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经营成果达到投资人(加盟商)的预期,这就涉及到开发和运营的配合。很多品牌在前期过于注重开发团队的扩充和加盟信息渠道的投入,反而会忽略运营对开发的带动作用。“创业难,守业更难”。很多品牌在新市场开店后无法达到经营管理半径,尤其是在远离总部大本营的城市,会形成“一城一店”的“孤岛效应”。良性的做法应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布局向省内运营中心(或运营分公司)推进,开店后才能精耕细作。东城(当时的“市易”)进入河南,就犯了这个错误,开了几家店之后,经营跟不上了。导致东成品牌在河南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目前,各大集团都在有意将开发和运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运营团队负责中国住所需的预估数据(RP),莫砺锋酒店设立品牌开发(开发运营一个团队做)等。,都是多年实践后的经验和补偿,新品牌需要特别关注。

如何加盟招商

第七,“一招鲜,吃遍天下”的时代早已结束。2010年后,各大酒店集团都在进行产品升级和多品牌发展战略。中国子公司汉庭继续推出2.0版、2.5版和最新的3.5版。7天在十几年没有升级产品后,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推出了7天阳光、7天优品等系列。在多品牌发展方面,汉庭推出全季和悦,如家推出,铂涛推出,哲飞,ZMAX(潮漫)等。,为了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因此,一个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紧扣市场脉搏,积极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推出新产品和新品牌。

第八,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前几项,那么就到了终极问题:你的品牌和公司的结局会是什么?其实从中国酒店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以下结果:1。对市场变化不敏感,应对调整不及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2010年前后的成都小源酒店、郑州美宜佳酒店;2.发展到一定规模等着别人收购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湖南华天之星(后被7天收购)、莫泰168(后被如家收购)、桔子(水晶)酒店(后被华住收购)等。这是一个好的结局;3.当然,如果你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并且已经上市,那么你就有收购别人的资格;

一去不复返,波涛汹涌。随着中国酒店业20多年的高速发展,很多酒店品牌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他们是酒店行业的开创者,为后来的品牌创业者提供了不同解读的案例。有些人笑到最后(到现在)。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向前看并不是一条坦途。每一个品牌,从创立、发展、壮大,都经历了无数次与衣衫褴褛的创业者带领团队的“生死存亡”,这也是整个社会分工的结果。创建品牌,你准备好了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