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0后、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青年商家”正在电商平台上迅速崛起,成为电商的主力军。
7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了《2021新青年成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拼多多公开数据和新消费大数据形成,将31岁及以下(90后、90后、00后)店主的店铺定义为新青年店铺。
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拼多多平台上90后、90后、00后新增年轻商户占比超49%,一举超越80后,成为第一大电商经营主体。同时,新年轻商户总店铺交易额增长率超过167%。
课题组负责人、著名传播学学者、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国铭认为,新青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生力军。“他们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基因’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形成了新青年创业的独特模式和业态。”
广东、福建等新年轻商家占优,贵州、四川领先
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年轻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旺盛的创造力,“数字基因”被最大程度激发,正在成为经济业态的重要新生力量。
课题组发现,在拼多多平台上,80后商家仍然是电商运营的中坚力量,占整个平台商家的34%,是70后商家的两倍多。但90后、90后、00后新年轻商户店铺总占比已超过49%,店铺总交易额增速超过167%,增长惊人,成为新崛起的主力军。
在新青年企业的全国分布中,地域特征高度集中。在拼多多平台上,新青年创业人数最多的TOP5省份分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河南、江苏。在排名靠前的省份的新青年企业分布中,南方省份占据绝对优势。
“‘新时代、新青年、新作品’必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格调。无论是小镇青年、新农民还是‘斜杠青年’,都可以在大时代找到自己的事业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彪认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成熟,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南方省份新青年创业数量占优,但北方新青年正在快速追赶。在省内新增年轻商户占比上,北方和西南省份集体反超,贵州、四川、云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区进入前列。90后、90后、00后在“三区三州”地区注册的新年轻企业数量在过去12个月增长了110%。
报告认为,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包容不同地域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新青年群体,形成包容多元的电商新业态。与传统零售业相比,北方和西南省份的新青年电商数量大幅增加,显示出这些地区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
“买菜”是水果青年、农业青年、设计青年的经济成果
近年来,年轻人正在成为网购消费的主力军。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年轻人的消费正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预计2021年将占到总消费的69%。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基因”激发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形成了新青年创业的独特模式和业态。
报告显示,拼多多平台上新青年商家排名靠前的品类分别是原创设计、女装t恤、连衣裙、男装t恤、手机配件、生鲜水果、手袋、汽车用品、家居用品、男女裤装。可以看出,新青年商家的品类基本匹配了新青年消费者的网购行为需求,集中在服装、日用品、水果零食、时尚设计等与年轻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
新消费浪潮催生了多样化的新经济业态。以休闲零食领域为例,消费场景多样,消费频率快,并伴随着情感上的愉悦。近年来因为品牌化、年轻化、大众化的趋势,受到新青年的广泛追捧。在过去的12个月里,零食等品类的新青年店铺数量增长了两倍,增长率超过350%。其中,山东、河南、广东成为“青年零食电商大省”前三名。
除了零食,水果也是新青年电商最喜欢的创业方向之一。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新青年水果店数量增长超过148%。越来越多的新青年选择返乡卖水果和农产品,成为“水果青年”和“农产品青年”,脚上带着泥,把樱桃、苹果、柚子或好吃的特色农产品搬出家乡,通过云端直接连接消费者,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此外,当代年轻人的创造力在新平台上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新青年群体更注重消费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和情感体验,喜欢量身定制、有特色的产品。这一特点催生了一批后工业化特征明显的设计师网店。过去12个月,设计师店铺数量增长超过135%,广东成为新晋青年设计师第一大省。IP经济、定制经济、盲盒经济等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策略,成为新晋青年设计师在新电商业态下探索的新趋势。
北京大学新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德环说,“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创业,是主流城市年轻人奋斗的重要手段。而且拼多多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给年轻的草根阶层带来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创新创业成为他们向上的动力。”
主编:李记文字编辑:余鸿浩题图来源:海龟图片编辑:朱元
主题:作者:谢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