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竞品分析怎么做(竞品分析,是如何助力设计洞察的?)

编辑导语:作者从雅各布定律出发,深入探讨了竞品分析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跟随用户认知,打破思维边界,验证设计思路。想知道竞品分析重要性的童鞋,推荐你看看。



设计本身是基于对用户、场景、问题的深度洞察,而竞争产品分析是设计师所熟悉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在我自己的阶段成长中,竞品分析也给我和我的工作带来了显著的收益。

在竞品分析上,我们讲了太多的“怎么做”,但我想和大家谈谈“为什么要做”。研究竞争产品分析的意义,在实践中,设计思路和要点会越来越清晰。

一、遵循用户认知

竞争性产品分析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并遵循长期存在的用户心智模型和产品实现模型——受雅各布定律的启发。

1。看似陌生的雅各布定律

雅各布定律是尼尔森十大原则创始人、尼尔森诺曼集团创始人之一雅各布·尼尔森提出的。

他认为雅格布定律更像是一个自然法则,只是描述了一个事实,即用户在千千数以千计的其他网站(产品)上积累了经验,学会了如何使用网站。当一个网站与其他网站一致时,用户会立刻知道如何操作,但如果违反了雅各布定律,用户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淘宝竞品分析

总之,产品设计需要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根据用户长期以来的心理模型和产品实现模型来设计任务和流程。

因为用户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行业内的产品上,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让他们愉快持续的使用你的产品,那么你的产品就需要有和别人一样的操作方式和使用模式。

YouTube 2017年改版前后对比,在新版本中,网站框架和功能几乎没动,只是UI适应了新的设计标准,比如调整字体大小、颜色、列间距等等。整个版本和老版本没有太大区别,也给用户提供了老版本的选择。



2。潜移默化的影响

跟随用户的认知对互联网产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印证了尼尔森的雅各布定律。这些“影响”在竞品中随处可见,符合设计原则和心理学。

1)一致的概念模型

同类型产品给用户的心理暗示趋于一致,相似的产品实现模式使用户能够快速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

社交App合理的概念模型会提示用户如何发展友谊:精准搜索→发送好友申请→建立友谊→即时聊天→关注动态……

用户深受行业头部产品影响,实现榜样教育,建立认知和行为习惯。所以我们会发现,行业内诞生的新产品,迭代的头部产品,都遵循一致的概念模型,避免了重新教育用户的成本。

2)一致的交互指示

我们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上运行顺畅,因为产品向我们展示了一致的交互能力,或者简称为“能量显示”。

文本末尾的箭头表示可以点击查看更多信息;图中标有数字角,提示我们可以左右滑动切换…

保证产品性能与业内竞品一致,建立用户沉浸式体验的基础,避免用户在使用时产生疑虑和二次思考。

3)一致的页面映射

当页面映射关系为用户所熟悉时,已有的认知可以使用户达到目标,避免学习成本。

协作软件的消息页面有着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分布,清晰的传达了各个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选择聊天列表的对象,右侧会出现相应的聊天窗口,窗口底部的输入框可以发送新的消息。

4)一致的视觉能指

主要体现在产品表现层的视觉符号,传达给用户的意思是一样的。小红点表示有未处理的信息;“笔”表示可以填写或修改。‍

二、打破思维边界

为自己的产品寻求更多的经验和商业可能性,打破既定思维,这是竞争产品分析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竞品,直接竞品和间接竞品,设计师的分析侧重点和参考选择也有所不同。

1。取长补短

对于产品目标、核心功能、用户群体高度一致的直接竞品,设计师会梳理核心功能设计与竞品的差异,取长补短。

分析竞品体验层优于自家产品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的解决用户痛点;当然,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产品优势的关键,能否通过数据和反馈进一步拉大差距;以及如何避免缺点...

2月登顶免费社交榜榜首的“Gel”App,可以通过玩头像创造的新社交产品,进行各种有趣的头像互动。

拥有相同虚拟社交布局的大厂字节跳动也推出了“派对岛”App。万超的形象可以与实时在线活动社区相结合,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他们是典型的直接竞品,会不断迭代,我们希望他们能取长补短。



2。寻找跳板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透明性,直接竞品趋于同质化,对设计师的启发有限。

所以有必要把目光转向间接竞品。寻找产品目标和用户群体相似但有差异的竞品,业务场景和功能相似的竞品,作为思考的跳板,或许能给停滞不前的现状注入灵感。

Chrome最近推出了新的插件Jam,可以标记、记录gif和直接网页上的评论,并与项目管理工具Linaer打通,可以及时将信息同步到项目人员,提高项目协作的效率。

在企业协作平台中,视频会议、在线协作等协作产品的在线标签功能,可以完整分析插件“卡壳”,从而改善关键内容的信息传递流程和用户体验!



3。拥抱变化

有些产品虽然在业务和用户上和自己的产品不重叠,但是在行业理念、实现技术、交互行为上都非常具有前瞻性。

在合适的时机,尝试将前沿的“变化”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变成产品设计的亮点。当然,这取决于设计师平时对技术和行业的重视和积累。

21年来,飞书别出心裁的方案已经推出,令人眼前一亮:飞书可以从会议中的音视频内容实时生成文本形式的会议纪要。

在ToB业务中,客户接触、候选人面试等多人交流合作的场景,如果相关业务功能能够自动将音视频转化为文字,必将提升用户录制内容的体验和效率。



三、验证设计思路

借助竞品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发散思维,找到设计突破点。在设计思路的重点上,也可以通过竞品分析来验证。

1。来自五种元素

如果资源允许,设计师可以基于用户体验要素中的五个要素对竞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策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示层

战略层面的分析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开发产品”,我们可以知道两个竞品组合的产品目标、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对竞品做了哪些成功的商业和商业设计?

自己产品的战略目标是否与竞品有共同之处或相似之处。如果有,那么制定的设计策略与竞品的成功解决方案是否存在差异,能否解决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可以在竞品分析中得到初步验证。

鼓励“先进团队,先用飞书”的企业协作平台,团队切换后飞书桌面的数据会隔离显示。为此,左侧导航在常用功能区下方,预留了特定区域,供用户快速切换团队,提高效率。

而钉钉桌面在同一个信息容器中,显示多个团队的协同信息(如即时通讯),隐藏团队切换到二级菜单的功能入口,尽管有“跨市场”的风险,但为常用功能留出了更多空的空间,让工作和学习更轻松。

显然,两者的差异化设计是根植于各自的战略考虑,用于实现特定的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层等元素,可以验证相应的设计思路。

2。考证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团队的研究效率和业务效率,设计创新或借鉴会相对谨慎,避免下沉成本。

因此,在一些资源相对紧张的项目中,为了及时验证多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以对竞品的类似功能设计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现有资源(进度安排和开发投入),从多个设计方案中确定解决方案。

在系统表单的设计中,用户有很多提交前编辑的需求。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体验,我们的团队预见了保存表单的三个设计方向,它们在用户体验和技术实现上有很大的不同:

显然自动实时保存的体验是最好的,这也是团队倾向于推动的方向。

但是使用B端系统的比较少。考虑到用户的学习成本和技术实现,对于落地和项目收益存在疑虑。发现间接竞品和云文档(金丝雀、飞书文档、印象笔记)的实时存储功能非常接近我们的体验预设。



定型方向1:围绕用户建立自动保存的体验意识。间接云文档实现降级,数据只存储在前端浏览器缓存,而不是像云文档一样直接存储到云服务器。

项目的落地设计目标并没有占用太多的开发资源,项目也如期推进。

本文由@九桥_9Joe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