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比如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23个城市超过1万亿元。2021东莞也将进入万亿俱乐部。再比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地区有7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和14个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检查交通、科教、宜居性、幸福指数等。例如《第一财经》该杂志每年都会列出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从五个维度分为六个层次: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一线城市稳定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增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该名单的市场认知度较高,符合当前城市发展形势。
最近,亚太经济交流论坛(Asia-PacificEconomicExchangeForum)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中国城市峰会城市是中国大陆最大的100个城市,分为一、二、三线城市。有18个一线城市、34个二线城市和48个三线城市。从基础设施指数、科研教育指数、综合经济指数和民生福利指数四个维度来看。
具体来说,在一线城市中,北京排名第一,前四名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事实上,这个排名没有问题。无论是基础设施、科研和教育,还是综合经济,北京确实是第一,超过了上海。作为首都,交通、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最多,经济上仅略低于上海。虽然广州的经济不如深圳,但深圳的基础设施和科教水平肯定不如广州。
武汉排名第五,这在其他榜单中是罕见的。总体而言,成都排名第五。但事实上,武汉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有许多优势。”九省通衢”此外,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武汉有许多高校,这是成都、杭州、苏州等城市无法比拟的。在经济方面,武汉也跻身中国前十,实力非常雄厚。
18个一线城市基本实现了原有一线城市与新建一线城市的融合。只是无锡、大连上来,沈阳,东莞佛山它衰落成为二线城市。
无锡的经济发展确实不错。到2020年,其GDP将达到1.23万亿,在中国100强城市中排名第14位。但在科教、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显然不如许多省会城市,最多只能算是二线城市。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经济城市,但其2020年GDP仅为7030亿元,其他优势不明显。就重要性而言,它不如沈阳重要。
东莞和佛山成为二线城市是正常的。这两个城市制造业发达,产业发展水平尚可,但科教基础设施明显薄弱,基本没有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
有34个二线城市,合肥排名第一。2020年,合肥GDP也突破万亿,进入万亿俱乐部。合肥是过去几年中国城市的黑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实力的迅速提升,合肥也赢得了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
此外,济南、沈阳和福州是强大的省会城市,南通、东莞和佛山是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其他城市基本上是各省GDP第二大城市。然而,总体而言,这34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太大。许多城市的GDP超过1万亿,但一些地级城市只有3000亿左右,实力相差很大,但仍处于同一水平,这有点太模糊了。
有48个三线城市。湖北荆州排名第一。2020年荆州GDP约为2300亿,居湖北第四位。连中国的百强城市还没有进入,甚至可以在三线城市中排名第一。许多城市已经超越了它,如岳阳、潍坊台州市等待只能说这个清单不够严谨。这完全是为了弥补这个数字。
事实上,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以及成都、南京、武汉等新的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中国中西部其他地级城市的发展差异不大。因此,该清单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