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成都商报
11月23日,成都。在十多天没有出门之后,这对夫妇下楼去遛狗:狗比我们更兴奋
11月23日凌晨,成华区东园(西区)理工学院和兴园华胜二期项目相继发布,我市已降为低风险区域。
成都下一步将做什么?昨天上午,市卫生防疫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疫情终将过去,成都仍有烟火。
11月23日上午,市卫生防疫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卫委主任金城汇报了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向进、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健、市商务局副局长朱容、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王健、,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公室主任范双凤出席了记者招待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疾控中心特别强调,开封难防。即使整个城市是一个低风险地区,市民和朋友也不能放松警惕。
市文化广播旅游局
网吧、KTV等场所
取消75%的人员限制
成都市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博览场所规范化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和措施是什么?
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王健介绍在昨天召开的市防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全市中、高危地区的清理,疫情防控由应急管理向正常防控转变,全市文化旅游业将重点抓好这项工作。
一是有序地做好"四个复苏"。
首先,根据文化旅游部的规定,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跨省经营团队旅游以及“机票+酒店”业务。
二是按照《相关风险区域循环管理规定》,恢复风险区域周边a级景区、公共文化场馆、歌舞厅、游戏厅、互联网服务场所的运营。
三是取消互联网服务经营场所(网吧、网吧)、文化娱乐场所(KTV、电玩城)和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封闭场所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75%的限制措施。
四是恢复艺术类展览和室内外表演场所(办公室)的开放。
二是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在应急管理向常态化防控过渡后,全市各类重点文化旅游场所要严格执行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温度检测、佩戴口罩、亮码扫描、保持距离、清洁杀戮等。,不要“一刀切”或在所有级别添加代码。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企业年收入
首次突破100亿元
奖励100万元
成都计划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稳定成长和发展,套期保值流行病影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健介绍表示,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有序。这一轮疫情对工业经济的直接影响一般是可控的。我们正在研究和制定《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它将立即发布。
成都商报-红星报昨日从成都市经济信息局官网获悉,《关于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我们正在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成都计划推动龙头企业升级。动态培育100家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兼并重组。支持企业跨层次发展。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奖励。
市商务局
推动特色商业区延长营业时间
本轮疫情结束后,如何激发消费者活力,加快市场复苏?
市商务局副局长朱容介绍在昨天召开的市防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坚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商贸领域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精准措施,增强市场信心,加快消费市场复苏,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为支持商业企业扩大销售,促进城乡消费加速复苏,稳定国际供应链和外贸增长势头,成都市商务局等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支持企业促消费稳外贸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其中,商业企业、城乡消费和外贸企业是三大关键词。
大型商业企业将因扩大销售而获得奖励
根据《政策措施》,成都为大型和小型商业企业制定了不同的激励措施。
对于大型商业企业而言,成都提出了扩大销售的激励措施,即对商业零售企业一次性奖励300000元,其零售额同比增长率不低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21。零售规模10亿(含10亿)~20亿;零售额20亿元(含)至50亿元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零售额50亿元(含)至100亿元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零售额100亿元(含)至200亿元的,一次性奖励150万元;零售额超过200亿元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
对于小型商业企业,成都支持扩大规模。具体来说,成都将在2021以上的配额中新列入的零售、餐饮和批发贸易企业一次性奖励100000元。
组织企业参加夜间活动将获得奖励
促进城乡消费加速复苏,,《政策措施》注意夜间经济、第一家店、小店等。
在夜经济方面,成都提出以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为基础,开展24小时营业区试点。例如,推广有条件的商业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以延长营业时间。同时,协调延长地铁重点线路节假日夜间运营时间,完善夜间公交线路配套设施,增加夜间道路临时停车场,扩大夜间停车资源。区(市)、县政府组织企业参加夜间经济活动的,给予50万元以下的奖励。
这些领域允许企业设立外部职位
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消费活动”也在增加《政策措施》特别是在。
鼓励区(市)、县政府和商业企业举办消费推广、商品推广、宣传等节庆活动。建立健全地方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协调的快速审批制度,探索实现户外交易节庆活动安全等相关许可证的“一次办理”、“一次入网”。
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正常交通的前提下,成都还允许商业企业(店)在特色商业街区、商圈、景区等有条件的场所设立外部阵地;允许街道商店在商店外开展商业活动w11月23日下午,成都商报《红星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已出台9项措施帮助企业解困。
少跑
“联合处理、联合改造、联合注入”证书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登记在智能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方面,采取了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度、居住地(营业地)申报登记制度、居住地与营业地分开登记等改革措施,试点商业主体登记确认系统,企业继续优化“一窗通”和“商务通”在线平台,建立全事件智能审批系统,实现营业执照、市场监管行政许可“共同办理、共同转化、共同注入”。
“通过企业名称、住所、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度改革,提高商事登记效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智能审批系统,还将解决填写表格难、来回跑、耗时长的问题。证书和执照的“联合办公、联合改造、联合注入”将使企业能够同时做许多事情。“上述措施将有助于降低企业和群众的服务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同时,成都还将在市场监管领域开展灵活执法。市场主体三年来首次违反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和规章,造成轻微不良后果并及时纠正的具体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通过及时、警示、警告等措施,引导当事人自行纠正或消除违法行为,增强市场主体守法经营的自律意识,纠正错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营造宽松的市场发展环境。
降低门槛
食品经营许可证承诺制度改革
这对于帮助企业发展,降低门槛和成本,激活企业发展动力非常重要。成都市市场监督局出台的九项措施中,深化食品经营许可证承诺制度改革将惠及众多连锁企业。据悉,成都将全面实施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承诺制”。经评估,符合条件的连锁总部企业新开直营连锁店的食品营业执照申请实行“承诺制”审批,实行“先认证后验证”。
“连锁企业直营店较多,新开直营店的现场检查时间较长,通过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条件,简化许可流程,缩短许可期限,将许可前的现场检查与许可后的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呃牌照,它不仅降低了营业执照的门槛和交易成本,而且保证了店铺符合牌照条件,开展经营活动。”成都市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轻松融资
支持知识产权融资
融资难是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记者了解到,成都将以知识产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建议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机构融资、商标专利质押融资企业评估费、担保费、贷款利息的60%,以及当年对单个企业的补贴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轻资产企业的无担保融资问题,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资产’,鼓励企业创新创造。”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邹悦·李彦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