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淘宝电商:淘客的变迁和未来新机遇)

淘客的变化和未来的新机遇

可能有些人还不了解淘宝客。简单说一下普及:

淘宝客是一种有效的广告模式,即基于交易支付的广告,由推广者给商家带单,商家拿出一部分佣金分给推广者。

最近两三年,淘宝客突然特别火。很多人都通过淘宝客赚了钱。一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一年能赚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是最近很多做淘客的朋友来找我,说现在很难做了。一方面微信的环境越来越不友好,另一方面淘宝联盟的政策也在调整。接下来的出路是什么?

有句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看历史,分析规律来判断现在和未来。同样,如果你想知道淘客的下一个机会在哪里,我们可以从淘客的历史中寻找规律。

一、淘客的历史变迁

1。十年淘宝,有起有落



今年是2019年。你知道淘宝客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告诉大家,淘宝客诞生于2007年9月10日,至今已有11年。但2007年诞生后,前几年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直到2011年,随着淘宝OpenAPI的推出,诞生了一批类似蘑菇街、美丽说的导购平台。这些平台第二次组织推荐产品,吸引了大量用户。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成交,成交后平台会从淘宝客那里赚取佣金。2013年,蘑菇街、美丽说、口袋购物等导购平台非常火爆,淘宝客的生态在诞生后达到了爆发式增长阶段。

到2013年,通过类似导购网站给淘宝带来的交易额已经占到总交易额的相当大的比例。这时淘宝发现上游流量被控制,淘宝有变成仓库的风险,于是官方做出两个动作:一是推出U站,让导购网站入驻淘宝站,避免流量被独立导购网站控制。这次八折、券网等等都是开发出来的;二是独立导购网站部分界面被屏蔽限制,蘑菇街、美丽说、口袋购物被迫转型。

这是淘宝客的一个转折点。

接下来是2014年到2016年。2014年,政府在打击导航站之后,也对返利网站进行了限制,通过不允许返利网站直接搜索单品网址返利的方式打击返利网站。再加上整个pc/无线的流量切换,pc流量下降,淘宝客进入低迷期。这两年是淘宝客里最低的。

到了2016年,淘宝联盟推出了隐藏优惠券模式,用户可以先获得优惠券,再下单。其实就是变相返利的幌子,加上社交流量红利,尤其是微信政策的红利期(对密码淘和营销机器人非常宽松)。社交淘宝客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式发展,很多淘宝客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实现了快速增长。微信里的各种优惠券群、发放工具、群控软件等等野蛮生长。

这是淘宝客在微信体系中的一次爆发式的野蛮生长。

2016年淘宝客的佣金有一半分配给了社交流量渠道,这和之前分配给传统门户媒体有很大的区别。社交淘宝客群赚的盆满钵满。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2017年7月,准确的说是2017年7月14日,微信开始大规模封杀各类营销号和密码冲刷,微信系统内的淘宝客突然面临极大的危机。

所谓危机,就是危机是有机的,微信环境不稳定,淘宝客社区需要一个去处。此时有一种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cps代理模式,它参考了社区电商和微信业务多级分销的特点。同时,淘宝商品供应量巨大,实现了享受自购、省钱、分享钱的好处,满足了消费者、代理商、平台、淘宝联盟的各种需求,淘宝客社群蜂拥而入。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诞生了几个类似的平台。

2。决定淘宝客模式和繁荣的变化

十年淘,跌宕起伏,不知你从上面看出什么规律了吗?



从这十年淘客的变化可以看出,决定淘客模式变化和淘客生态繁荣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流量,流量在哪里,流量的呈现形式是什么,影响着淘宝客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再一个是阿里官方的政策,甚至对淘宝客的生态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从业者本身。无论流量和政策如何,总有一些淘宝客做的不错。

知道了这些决定淘宝客生态的变量,我们就可以预测以后的机会。

3。淘宝客分佣金金额历年趋势

看完了历年来淘宝客中产品形态的变化,我们再来看看历年来淘宝客中分销佣金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淘宝客的家政人员每年都在快速增加,预计2019年将达到500亿左右(数据来源于互联网,本文对真实性不负责)。

按照10%的提成,意味着通过淘宝客,给阿里带来的gmv将达到5000亿元。

按照阿里整体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通过淘宝客给阿里带来的gmv可能超过1万亿元。届时,分佣金额可能达到1000亿元左右。这是什么概念?意思是在中国把佣金分给每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80元。

4。淘宝客已经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淘宝客已经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动摇的一部分。





为什么2016年之后,尤其是2017-2018年,阿里对整个淘宝客的态度和政策从相对中立转为宽松?

2017年左右,突然发现社交流量和下沉人群的流量,养出了一个突然长大的拼多多,而这些流量是阿里很难接触到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帮助阿里通过百万淘客触达并获得这些流量。我觉得这应该让阿里高层坚定一个想法:淘宝客是阿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阿里获取社交流量和下沉人群流量,在堵住拼多多的同时占领低线城市和农村的增量市场。

当然,在获得这些流量的同时,也给阿里和商家带来了巨大而真实的GMV。

这应该是阿里对淘宝客的政策转向积极支持的原因。

所以结论是:淘宝客在阿里生态中越来越重要,预计未来几年不会改变。

这意味着,基于淘宝客,我们不仅可以做一个生意,还可以做一个相对持久的生意。

显然,有很大的机会。

二。淘客的现状和问题

那么目前的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淘宝客模式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首先,是最传统的淘宝客,也就是门户媒体,比如浏览器、导航站,还有传统媒体,比如新浪搜狗。

除了传统媒体,第一种模式是微信流量生态的淘宝客模式。有几种,一种是工具性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微信群,由机器人发单;二是导购型,典型的是微信官方账号导购,通过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销售精选的淘宝客商品;第三种,返利型,通常是返利机器人,用户通过返利机器人获取产品链接,购买产品,然后提交订单,获得返利。比较适合有点技术能力或者小团队来做。

第二种模式是新媒体流量的生态淘宝客模式。从18年前开始,网络名人、达人就开始通过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卖货,逐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快销的散打哥,双11前,3小时卖货5,000 W,一天卖货1.6亿,打破了红人卖货的市场。可以预计的是,2019年,红人的销售还会持续火爆,还有很大的分红窗口。有资源的人进入都不晚。

第三种模式是自建平台模式,比较正规,是小规模的公司在做。这里面有两种,一种是导购淘宝客户,比如省钱快递,熊猫优选等等。导购模式很简单,就是你自己买流量。用户购买后,平台赚取佣金。只要佣金大于流量成本,就可以持续投入获得客户。另一种是代理商模式,不是自己买流量,而是给代理商提成,让代理商拿客户,卖货。

接下来我们来分别看看这几种模式的问题和局限性:

①微信生态的模式:





上图是微信模式下后台机房的视频,是机房的一角。手机上很多微信机器人都在自动群发订单。大家肯定都见过类似的群,群里总有优惠产品。团体用户有兴趣可以购买。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直接简单,缺点是受微信限制。另外,骚扰用户;最终流失率很高,单个用户产量不断下降。

②网络名人达人模式: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模式还有很大的红利期。今年应该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现在进入市场应该能有不错的收益。

但是缺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普通人在快手抖音上还很难养出一个粉丝的百万大号。当然,还有一个难点是,即使是大尺寸,视频或者直播的场景设计也很重要,有一定的门槛。

③平台导购模式:

因为这种导购模式的本质是电子商务,做电子商务有三个关键点,即获客、转化和留存: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是通过购买流量获得的。2017年,购买a auto quickless的流量成本很低,于是这个平台通过低价购买a auto quickless的流量来获取下沉人群,实现了快速增长。然而,交通萧条不会长期存在。随着流量成本的增加,获客成本也会上升,每个用户消费后带来的佣金相对稳定,不会上升。那么就决定了这种模式除非转型,否则不会长久。

再来说说留存。导购模式给用户提供的价值点是优惠券,没有返利。其他平台可能优惠券和返利都有。显然用户会被冲走,也就意味着留存会有问题。这是这种模式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三。市场机会

以上模式都有问题,那么哪种更好,机会在哪里?我们应该改进思路,减少攻击。

决定淘宝模式和繁荣的两个变量是什么?首先是官方政策;第二是流量。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先来看看官方。官方希望通过淘宝客做社交分发,可以覆盖线上线下各种流量场景;第二,希望构建生态,控制淘宝客。最近引入的限制pid数量、通道id等。正在这么做。

我们可以看到官方的态度:我们要覆盖更多更细致的各种场景的流量,我们要可控。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是矛盾的。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扶植大的,控制大的,让小淘客寄生在大淘客的体系里,让政府控制大淘客,让大淘客赋能管理小淘客。

这就是生态。只有依靠生态,才能实现官方的需求。因此,预计2019年,淘宝客群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

我们来看看交通。一方面,线上流量,除了微信,还有新的流量渠道不断出现,比如快手抖等。,另一方面,线下的流量,更不用说父母的店铺,商场,超市,县城,农村等等。这么多场景,如何才能最大化这些场景的用户?

比卖一次货赚一次钱更高纬度的策略,就是把用户安顿下来,建立销售网络,通过这个销售网络赚钱。

有一个关于两兄弟的故事。大哥每天去河堤打水喝水,二哥不断看到从河堤到他家的管道。一年后,大哥还是要每天去河堤打水,而二哥因为管道建好了,可以躺在家里喝水。

社区代理平台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可以帮助每个个体沉淀销售网络。





平台负责组织商品供应,为代理商提供各种工具;代理商负责在自己擅长的流量领域将用户沉淀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用户网络;终端用户在平台上产生消费,代理商的销售网络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好,而且是比较持久的收益。

代理商不用去想和微信的对抗,如何找到好货,如何为不同的用户匹配不同的商品。这些都是交给平台的,因为这些东西不是小团队小个人能做好的,还得靠大平台,大数据,个性化算法推荐等等,这些都是大平台擅长的。代理商只考虑如何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种工具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比如通过免单、砍价活动、分享优质商品等方式吸引用户到平台。会的。

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分工合作,平台做好平台工作,代理商做好代理工作。最后,共同服务于消费者,实现各方共赢。

这比现在的微信生态模式、平台导购模式、网络名人售卖模式高出了一个维度。

我们来看两种典型流量类型代理的数据:


淘客是什么




第一个代理以前是做微信计费的。【/s2/】之前有一个自己的小团队,很努力,每个月十几万的提成,剩下的钱不多了,用来给员工发工资。后来转型做代理,把自己的一部分用户沉淀在平台上,一人一手机,比较轻松,月净收入3w,每天单个粉丝产出0.6-0.8元。以前不敢休假,现在躺在沙滩上,点点手机,分享平台上提供的好产品,就能轻松赚钱。为什么?因为平台帮她做了很多以前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二个经纪人是一个拥有超过100,000粉丝的auto快人达人。

他做代理的时间不长,从2月22日开始。刚做了不到一个月,把他的一部分粉丝介绍到了代理平台。目前粉丝800多人,每天收入650元左右,单个粉丝每天产生近8毛钱。

这是两个小型私人代理。如果有其他大流量渠道想加入合作,也会有定制的合作方式。达到一定规模后,平台还可以为代理销售网络中的私人用户提供定向营销的能力。这是很多大流量党的关注和需求。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哎,代理模式不错,我也想试试。那么,作为个人淘宝客或者流量党,如何选择合适的代理平台来沉淀自己的用户呢?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供应链,这个要看这个平台的供应链是否足够丰富,因为供应链越丰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概率就越高,所以作为代理商,越有可能说服消费者加入这个平台;其次,要看这个平台的分佣制度是否合理,决定了你卖出商品后能赚多少钱;第三,要考察公司的实力和背景。公司的实力和背景决定了这家公司能走多远。

最后总结一下,无论是在淘宝客还是其他行业,总结历史,找到规律,就能对现在和未来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然后通过维度提升的思路,找到更高维度的模型,实现降维竞争。要了解淘客的新机会,可以随时关注流量和官方政策的变化,然后才能抓住下一个机会点。[/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