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u编码怎么填举例(SKU的几种管理粒度:单品、产品、套装和箱产品)

编辑导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离不开商品管理,也就是SKU的管理。SKU是电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管理好SKU,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吧!作为一个新人的科普帖,文章有很多名词要解释。如果有需要,可以做笔记!



无论是国内电商还是国外电商,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ERP,OMS还是WMS,都离不开产品(商品)的管理,也就是SKU的管理。

就是库存单位(最小库存单位),通常可以理解为商品的最小粒度管理。比如一瓶水,一部手机,一件衣服,一支笔等等。,将标有相应的SKU代码,便于系统数据流转和日常业务操作的管理。

在SKU的基础上,随着业务的变化,我们还会不断进化SKU,所以有几种产品(SKU)形态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如果要设计系统中产品管理模块的功能,需要先准确定义产品的几种形态(SKU),然后根据实际业务进行选择和进化。

一、名词解释

1.单一产品

物品是最容易理解和代表最基本的SKU。一个产品是一个SKU,它可以对应唯一这样的产品。

单品是产品管理的基础,也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

2.组合产品

组合产品的定义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系统会有不同的定义。因为下面有一个“打包产品”,所以这里的组合产品和打包产品有不同的含义。

组合产品是指在销售一个产品时,为了刺激其他产品的销售,将多个产品包装成一个组合产品进行销售。组合本身是虚拟的,没有实体。比如肯德基点餐的时候,一般会有各种各样的单品和套餐。消费者下单购买套餐(组合产品),实际扣除的库存是套餐(组合产品)背后的单品库存。



截图自肯德基点餐小程序

如果你买了一个“多汁牛肉汉堡和受欢迎的牛肉餐”,它包含:

如果这些物品中的任何一个缺货,那么这个套餐(组合产品)就不能出售,餐厅工作人员可能会提醒你更换其他同价值的物品。

同样,如果是在电商平台上,如果组合产品后面的某一款商品缺货,即使其他商品有货,组合产品也无法再销售。因此,组合产品的库存数量取决于组合单品的最小库存数量。类似于“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决定了木桶能装水的高度。

3.包装产品

套装产品和组合产品语义相似,在使用的时候文案往往会混淆,容易被大家误解混淆。

但是,套餐产品的本质特征是套餐产品的库存是实物库存而不是虚拟库存

这也是区分套餐产品和组合产品最直观的方式。

比如我们在一些生鲜超市或者生鲜app看到一些套装。这些服装将用塑料包装包裹,然后贴上服装的SKU条形码。消费者买的时候直接成套销售,扣库存的时候也直接扣包装产品的库存。



截图:自己买菜。

有的打包产品可以单独销售,有的不能,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打包产品是否可以单独销售来判断打包产品是打包产品还是打包产品。最重要的是看存货实际上是按单品控制还是按套控制。如果是单品管理,则为组合产品;如果是包管理,那么就是包产品。

当然,包装产品也可以通过库中的组装/拆卸功能进行更改。如果单品是拼装的,则扣除单品库存,增加套装库存。如果拆开包装,则会扣除包装的库存,增加单品的库存。



库存处理-装配/拆卸

二、箱产品

盒子产品有点特别。准确的说,盒子产品其实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的多个单元的体现。放在这里横向比较不太合理。

sku编码怎么填

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矿泉水,如果单独喝,一般会买一瓶;如果给很多人买,可能会买一箱。对于水,有两种单位,一种是“瓶”,一种是“盒”。瓶和盒有一定的换算关系,比如“一盒水=24瓶水”。



一瓶水和一箱水。

对于仓库或企业来说,当他们需要清点库存时,可以使用“箱装产品”的概念。

当系统中单瓶水的库存数量为240时,可以理解为有240瓶水或10箱水。如果按瓶卖和按盒卖的价格不一样,可能需要按盒新建一个“盒品”,然后进行单独的库存管理,现在的意思和一个包品是一样的。

所以一般来说,系统会按照最小粒度(瓶)来存储,如果需要快速换算单位,就会引入“多单位”的计量方式。如果单瓶卖的价格和单箱卖的价格不一样,需要单独计算,那么建议用“包装产品”的概念,把24瓶组装成一个新SKU,也就是一箱水的SKU。

三、使用场景

理解了上面的名词解释,我们在设计系统的产品管理模块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对于跨境电商ERP来说,单品和组合品是最常用的产品,但是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个组合品是本文所说的组合品还是套餐品。

如果是组合产品,在盘点产品库存时要注意组合关系的转换。组合产品的库存实际上是按单项库存计算的。如果是包装产品,在盘点产品库存时,需要分别统计单个产品的库存和包装产品的库存,分别管理。

就WMS而言,一般最多使用单品和套餐产品,也有公司使用盒子产品,所以需要提前做好术语解释,否则容易给用户造成困扰。在WMS的海外仓库中,这部分库存对FBA仓库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不同的公司和仓库有不同的玩法。

有些公司的产品是先送到海外仓,再从海外仓转到FBA仓。这些产品都是装箱的,都是用来转FBA的。所以到了海外仓,我们一般不会开箱,而是以盒子为最小单位,所以有了盒子产品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不可拆卸的“包装产品”。

OMS下面的出库指令是按箱下推的,比如上面的240瓶水,可能下推的指令是“FBA转出:整箱水*10”。

但也有公司使用海外仓,不仅用于FBA中转备货,还用于其他平台的自发货。海外仓的产品虽然是一箱一箱的包装,但实际上是按照单品的尺寸来管理的。无论是FBA转发货,还是自己仓库发货一件,OMS推送的发货指令都是“发货:单瓶水*N件”,特别简单纯粹,没有任何“盒子”、“组合”、“包装”的概念。

四、总结

我研究了很多ERP、电子商务产品背景、WMS等。以前,发现很少有人会解释这些基本概念,这总是让我特别难以理解一些业务。

如果用户只使用一两个系统,那没关系,因为多使用几次,就会得到系统设计的逻辑。但是如果用户使用过多个系统,就会发现不同系统的不同定义对新人特别不友好。

另外,在设计这些产品类型时,有一些系统没有闭环的场景思维,逻辑不够严谨。通过研究,我认为客户需要一个组合产品,所以我创造了一个组合产品。因此,这种组合产品实际上是一种包装产品。但是,客户的需求实际上是组合产品,即最终的库存是由单品决定的,以此来调整电商平台的销售策略。

还有一些系统,本质上是打包产品,但是在扣除库存的时候,不是拆单,也不是提醒用户,而是会自动扣除单件的包装不足部分。这导致仓库在实际拣货和出库的时候特别困扰。有些是打包的套装,有些是零散的物品。最后,发给客户的东西变得很奇怪。

在设计“产品管理”相关的模块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场景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做到最后。

如果是做一些同质化严重的系统(比如跨界ERP),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挑战用户习惯,自己衍生一些新名词。如果一定要这样做,那么一定要及时解释相应的名词,以免给客户带来麻烦。

常见的容易引起麻烦的类似词语有:

  • 一剪代发
  • FBA运输/FBA转移/FBA库存
  • FBA退货/FBA退货
  • 多品种/多规格/多属性产品
  • 产品/渠道/服务
  • 物流/运输/承运人
  • #专栏作家#

    我叫维生素,微信微信官方账号:PM维生素。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产品,也做过跨境仓储物流产品三年半,目前是SaaS外贸领域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关注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产品知识。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