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创业人生超星(未来之星|超星智能安华明:颠覆传统,用科技助推农业全面升级)



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改革的主流方式。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新的农业生产力,给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农业从业者如何从技术耕作向智慧耕作转变,智慧农业如何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为201.1亿元,2019年为231亿元,2020年为268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创业,布局农业生产数字化。比如巨星情报。




超星智能是山东省引进的重点高科技项目,是清华大学与山东省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依托清华大学车辆所和电子系跨部门成果,实施产业孵化和技术应用。公司定位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科技板块,通过数字农业高精地图、云控制平台、自动驾驶技术、AI技术的融合,推动现代农业装备无人化作业。

对此,巨星智能总经理安华明告诉农业产业观察:“我们争取今年完成新能源无人驾驶农机的实验阶段,明年在全国推广,希望五年内成为农机行业的头部企业,成为农机市场的独角兽。”

资料显示,超星智能公司基于现有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支撑,推出了农用易驾驶智能设施无人运输车、农用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农机信息系统、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等一系列新能源无人驾驶产品。

在产业整合阶段,超星智能正在加速项目的应用。例如,超星智能与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达成合作,在山东省德州农业科技创新园农田进行试播作业首秀,完成了从概念到田间试验的推广,促进了智能农机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




(巨星智能总经理安华明)

近日,农业产业观察《未来之星》栏目组采访了巨星智能总经理安华明。他还指出,农机智能化未来的机遇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有农机与农学的融合,正在实现智能化农机行业的“简单之路”。

此外,今年8月,超星智能也完成了1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未来将继续重点研发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型农业机械装备,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助推器。

最后,安华明表示,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农业科技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超星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帮助农业领域实现智能化、电气化、网络化、共享化,从而推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或许,超星想成为农机行业真正的“先锋”。...

(以下为采访记录,略略)

农业行业观察:传统农机行业目前面临哪些痛点和重点?

安华明:国内农业机械已经非常普及,特别是东北大面积地区,有的地方已经达到90%以上,基本上都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但农机行业仍然存在很多痛点,尤其是在核心技术转化、精准农业等方面。

在我们看来,未来的突破点也一定在智能落地上;另外,农业机械的电气化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农机行业可以借鉴汽车行业的做法弯道超车,或者通过革命性的技术绕过“卡脖子”问题。
农业行业观察:能否阐述一下目前智能农机发展的主要趋势,您对农机智能化有什么新的预测

安华明:我觉得农机智能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农学。所以农机、农具、农艺一体化应该是后续发展的大趋势。

当然,农机农具一体化的核心是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精准控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空,包括精准的操作指导和后台与农技的融合。

比如联网可以将农田信息化,建立地图数据库,基于地图数据库实现每个田地如何种植,并把农艺融入到地图中,把地图数据库做成作业指令,发送到最终的智能农业机械,让农业机械精确控制并执行,再通过反馈到后台进行对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农农艺一体化。
农业行业观察:国家大力支持数字农业,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你认为农业科技公司或创业者有哪些新的机会?另外,如何配合政策做一些产业布局?

安华明:从切入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选择的时机非常合适。近年来,国家针对乡村振兴出台了各种乡村振兴措施,如财政、农机补贴等。

这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农机的智能化赛道,虽然一些传统农机企业并不是很成功,但这可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但也诞生了很多科技创业公司,包括自动驾驶公司、大学创业公司,不断推广高科技产品。

面对机遇,我认为科技初创公司需要考虑的是“未来如何配合政策”。比如,超星智能希望通过设计类似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和反哺农业机械,通过应用和落地场景,实现与相关政策的点对点融合和配合。



农业行业观察:目前农机智能化领域已经诞生了数十家初创公司,也有布局智能农机的传统农机巨头。你认为行业竞争的格局是怎样的?创业公司的丛林法则是什么?

安华明:创新和突破是创业公司的核心;至于传统企业,他们有充足的资源,包括技术和市场,这并不冲突。我们可以寻求更多的合作,共同促进产业整合和升级。

巨星智能依托清华大学10多年的自动驾驶技术,通过核心技术与传统农机企业的融合,选择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赛道。在传统企业全面智能化之前,巨星智能已经率先进入智能领域,为行业赋能。

另外,我认为这个行业不存在竞争,因为这个行业和市场非常大,企业之间可以融合合作。

所谓弱肉强食,不全是生与死,还有共同发展。比如中国的汽车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SAIC发展得很好,一些造车新势力也发展得很好。巨星也是如此。巨星智能作为农机领域的新生力量,必将与传统农机企业和谐发展。

农业产业观察:国家提倡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让数字技术进入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你认为农业科技公司如何进行生态整合?在巨星智能的生态整合上,我们有哪些创新和领先?

安华明:生态整合是必然的。因为农业的产业链很长,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所以科技公司一定要融入农业生态,尤其是上下游的融合。比如我们是一家智能农机的企业,其中的农具、农资等产品都需要合作伙伴的配合与合作,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
在产业整合方面,超星智能希望在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要整合上下游,与传统农机企业尤其是智能业务合作结合,实现数据接入。
其次,我们会和高校,包括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整合起来,然后服务于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

特别是农业机械服务于农村的融合,超星智能可以提升农业机械的整体装备,比如环保。超星智能毕竟是一个电器产品,相当于一个零排放零污染的设备。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让农业机械一年工作12个月,而不是一年工作一两个月,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给农民带来一些新的收入。



农业行业观察:十四五规划指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超新智能如何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你如何理解农业产业链升级的价值和意义?
安华明:农业产业链升级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包括一个是产业链升级,一个是农机、农艺、农具一体化。

超星智能希望通过智能、电动、网联、共享等新四化的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农业产业观察:请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巨星智能在乡村振兴中有哪些布局和策略?
安华明:乡村振兴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国家战略。当前,乡村振兴提出的五大振兴的核心本质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巨星智能希望通过整个乡村振兴中的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共享化,解决当前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
农业行业观察:你认为像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有哪些经营公司的经历?
安华明:我个人的体会有三点。第一,企业的核心是产品。其中,产品的定义包括产品的服务,需要客户和市场来决定。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是技术,因为好的产品一定要有创新的技术。其中包括技术创新升级,提高用户效率,给用户带来价值升级,可以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形成壁垒。

最后,一个企业的上下游也很重要。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任何一个企业做好自己独立的领域,能够跟得上下游企业,实现行业的解决方案,都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行业观察:对于企业来说,产品技术人员很重要,你觉得哪个更重要?另外,超星智能在选人才、找人才、合作人才方面做了哪些布局?

安华明:作为一个企业,产品、技术、人才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生命线。

2019创业小项目

其中,超星智能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布局。比如超星在成立之初,更多的是从产品入手。超星科技依托清华大学,背靠清华大学人才保障,多年技术积累。技术上,我们也希望将一些技术产品化。此外,超星智能积极利用智库的力量,例如超星智能与清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德州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各种科研合作。(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