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自媒体平台登录(长视频玩家决定一起搞钱)



图片@视觉中国

文JIU财经

开心的公司往往都差不多,不开心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长视频播放器就是这样。

十年来,对利润三缄其口的长视频玩家们终于掌握了赚钱的窍门。

随着阿里(优酷)、爱奇艺、哔哩哔哩的财报发布,各家都明确表态,未来要以健康营收为主。

爱奇艺:我们的目标是2022年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的盈亏平衡。

腾讯自媒体平台

哔哩哔哩:中期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

优酷: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使本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爱奇艺以一场轰轰烈烈的裁员大戏开启了中国长视频领域的钱新时代。大家看得很清楚,娱乐圈整顿,互联网经济弱化,资本匮乏,整个市场留给长视频的时间不多了。

冬天临近,如何生存可能比梦想更有价值。

开心的公司往往都差不多,不开心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长视频播放器就是这样。

后续裁员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企业上行需要双轮驱动,行业下行往往也有双轮驱动。长视频行业就是这样。在政策持续关注饭圈和互联网之后,长视频迎来了史上最差的外部环境。

于是乎,爱奇艺裁员之后,长视频玩家都在深思。在这一季度的财报中,大家开始关注亏损。

2021年12月1日,爱奇艺大幅裁员,裁员比例在20%-40%之间。

2022年3月1日,在爱奇艺财报电话会议中,CEO龚宇提到:为了减少亏损,爱奇艺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措施,不仅节省了与人相关的开支,也让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

财报显示,2021财年,爱奇艺母公司净亏损61.7亿元;较2020年净亏损70.4亿元减少8.7亿元,盈利能力同比增长12.4%。

裁员后资本如何应对成绩单?

电话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在美股上市的爱奇艺股价上涨21.5%,创造了近一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增加了5亿美元。

裁员后股价上涨,亏损减少,效果似乎立竿见影。

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短期效果,二是长期后遗症。

裁员可以解决短期内营收数据快速提升的问题。

在长视频领域十几年的内容积累基础上,国内几大老牌母视频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基础内容盘,即使没有内容增量也能满足部分用户的基本需求。短期内,如果牺牲业务和人员,营收数据马上转好。

本质上,这是一个十年积累的红利,但这个红利能持续多久,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此,第二个问题出现了,裁员后留下的业务能否满足不断产生新内容的需求。

目前能吸引用户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购买的影视版权,一种是自制剧。

经过十年的市场教育,现在的版权市场价格已经很离谱了,同质化也很严重。无法通过第三方作品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业内人士对卢九财经表示,目前各大视频平台对从国外购买剧已经非常谨慎。从HBO和网飞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案例来看,自制剧将是长视频网站的唯一希望。

那么,在大量裁员之后,能否留住一支稳定的、有创造力的视频创作团队,将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爱奇艺裁员背后的焦虑会传染给同行吗?答案显而易见。

在哔哩哔哩发布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他明确表态。在此之前,哔哩哔哩在用户增长和收入增长中的权重为73%,但在未来,这一比例将变为50%。

除了到2023年实现4亿月活用户的目标,哔哩哔哩还给出明确的盈亏平衡目标,CFO范昕表示,哔哩哔哩将在2022年同比降低年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损失率,中期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亏平衡。

阿里财报后很少宣传自己的优酷,也在阿里财报后找了多家媒体进行业务解读,其中最多的信息是亏损在收窄。

阿里财报将优酷亏损的收窄归功于优质内容的高效投入和生产,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优酷对外口径比较统一,细节不公开。但强调其在内容上的持续投入。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综艺,都给出了一个长长的名单,但遗憾的是,背靠阿里树的优酷,并没有出像《权力的游戏》或《西部世界》这样的爆款产品。

腾讯还没有发布财报,但是从腾讯2020年Q4财报可以看出,腾讯视频目前面临的问题非常明显,用户增长缓慢甚至不再,亏损还在继续。或许腾讯视频的命运和优酷差不多,但背靠的大树更符合它的气质,可以补充它的生态。

从目前的财务数据和背后拥有者的情况来看,在长视频行业,四大玩家的生活幸福指数排名有高有低,或许如下:哔哩哔哩大于腾讯视频,优酷大于爱奇艺,但从商业模式来看,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还是有预期的,优酷缺乏价值归宿,而哔哩哔哩很难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长视频公司。

盈利之路不一样。

不幸的玩家各有各的不幸。

让我们先看看哔哩哔哩。毕竟是现在年轻人的聚集地。

为什么哔哩哔哩这种具有社区属性的中长视频公司更受市场和资本青睐?因为哔哩哔哩自身的社区模式,可以调动UP主生产大量内容,满足内容迭代的需求。从产品形态上看,哔哩哔哩更像是中长视频领域的Tik Tok,这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都不具备的能力。

然而,这也是一个限制哔哩哔哩收入的问题。在卢九财经与哔哩哔哩多位业内人士的交流中得知,在哔哩哔哩的生态系统中,UP主是最重要的一环,即使是陈睿也不会轻易得罪哔哩哔哩的大UP主。

2021年第四季度,哔哩哔哩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6.83亿元,同比增长62%;收入分成成本是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额为24.285亿元,同比增长91%。

到2021年,哔哩哔哩数百万粉丝中超过70%也是直播主播。全年超过60万内容创作者通过直播获得收入。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家内容平台公司,哔哩哔哩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收入“弹性裤”。在竞争不那么激烈之后,这个部门将成为哔哩哔哩的收入调节器。

看看腾讯视频和优酷,都有巨头做后盾。

腾讯视频显然是腾讯整个内容媒体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目前所有长视频玩家中最好的一手。上游有可以为其提供优质影视剧本的阅文集团,下游有QQ、微信等优质流量入口。

而优酷则通过阿里的一系列收购,形成了阿里娱乐集团,也有自己的小生态。另外有阿里电商稳定的广告投入,所以据说不担心营收。

然而,为什么腾讯视频和优酷仍然无法盈利?本质上有两个原因,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短视频强大的行业冲击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短视频早已进入9亿时代,而长视频已经玩了十几年,却还停留在5亿的阶段,日均在线时长已经拉开了10倍以上的差距。

其次是支付意愿的问题。在漂洋过海的同行中,长视频的收入一直是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然而在中国,这种收入一直无法爆发。盗版和付费意愿低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发展。或许用户也愿意为《权力的游戏》付费,但国内长视频玩家无法提供类似产品,也就是供需矛盾。用户需求早已与国际接轨,产品却迟迟不出。

最后看看爱奇艺的现状。

首先,明显是缺钱。截至2021年底,爱奇艺账户中的现金流仅为4.74亿美元,即使是模式更轻的哔哩哔哩,账户中仍有11.89亿美元。之前背后的巨头百度,现在已经很难继续给爱奇艺输血了。

4.7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指环王》电视剧第一季的制作成本高达4.65亿美元,也就是说爱奇艺剩下的钱只够拍一部大电视剧。

然而,百度在关键时刻助了一臂之力。3月4日晚间,消息传出:爱奇艺发起2.85亿美元融资,百度参与投资。

内容方面,爱奇艺之前享受红利的明星综艺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使得爱奇艺的综艺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

在人才储备方面,由于裁员的后续影响,超级爱奇艺的员工薪酬并不高,在爱友腾中最低,爱奇艺在长视频领域的人才市场上已经很难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哔哩哔哩要想盈利,潜在的途径是独占所有者,然后自己调整份额;腾讯和优酷,还有很多钱可以投。如果真的能把内容做好,可能会一骑绝尘,在这方面腾讯赢的比优酷多;爱奇艺的裁员就像鸦片,短期痛苦,但长期想翻身,除了内容,别无选择,但内容需要烧钱,钱从哪里来?

什么产品会救你?

大洋彼岸的长视频同行们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飞轮。

投入大,押大制作,大幅增收,回笼资金,继续投入大,押大制作。这个循环已经开始了。

只有持续输出优质产品,才是长视频行业的唯一出路。

2021年9月17日,网飞出品的乌贼游戏上线。短短半个月,就在网飞覆盖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人气冠军。

网飞作为视频行业的后起之秀,凭借出色的制作,逐渐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在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电视剧中,有六部来自网飞。

优秀的内容带来了亮丽的利润。财报显示,2021财年,网飞实现营业收入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1%;净利润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5.28%。

此时,网飞账户上的60亿美元现金也让国内同行羡慕不已。

除了网飞,业内还有很多优秀的长视频公司做出了很棒的作品。

作为美国另一家母视频公司,HBO的《黑道家族》、《欲望城市》、《权力的游戏》等系列剧在美国电视行业受到了热烈欢迎。

但问题是,为什么国内长视频播放器做不出上述爆款作品?

目前来看,原因有三。

首先,早期的版权大战,钱是烧出来的。

国内最早的长视频平台,都经历过可怕的版权大战。几乎所有玩家都曾用自己的现金储备购买第三方版权,甚至一度出现天价独家版权。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财力不足的玩家直接沦为劣等玩家。

也就是说,这笔钱早期花错了地方。

而且还把自己送进了下一步,电影、电视剧、综艺的版权每年都要不断购买。最大的讽刺之一是,芒果超媒作为上游供应商,2021年盈利21亿元。

所以优酷只是说是时候专注内容了,终于醒悟了。

其次,平台思维的束缚。

前期的版权大战已经体现了国内长视频玩家的平台思维。我们没有早点看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长视频行业的护城河在于自己生产精品,而不是自己买回来。这种长期的平台思维决定了长视频玩家很难专注于优质内容的生产。投资的时候不敢全进去,生产出来的内容,也就是上不去下不来,很难出爆款产品。

不仅如此,这种控制成本的制作方式还走鬼吹灯、盗墓笔记、搏击长空等优质IP。,噪音大,花钱多,破坏IP。

最后,短期盈利的问题。

当钱已经花完,没有能力押注大制作的时候,长视频平台开始另辟蹊径,主打综艺,试图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变相吸金。本来这条路是很好的短期收益之路,可惜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发现了,从此走不通。

对短期盈利的渴望让玩家看不到长期价值。

然而,垂死的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可能会看清一切,但谁又能给这个垂死的行业注入新的希望呢?腾讯?还是阿里?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出一部真正国际化的剧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