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如此之多,没有一双“聪明的眼睛”可以轻易买到“假货”或被提供“有问题的”服务。那么,当我们遇到商品欺诈时,应该如何维权呢?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能拿到多少赔偿?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商家“假一赔三”?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的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也就是说,我们买到假货,一般可以要求商家退货,外加商品价格的3倍赔偿。
举个例子,假设我在某品牌线下旗舰店花2500元买了一部新手机,后来发现手机是改装的“水货”。此时可以要求商家返还手机价格2500元,加上3倍赔偿2500×3 = 7500元,共计10000元。
什么时候我么可以再要求2倍的惩罚性赔偿呢?商家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严重健康损害的,应当赔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的损失,并有权要求获得所受损失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比如我刚买的手机,因为是有质量问题的“水货”,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爆炸,把用户的脸给毁容了,花了5万块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如果商家知道这个手机有问题,那么我们可以要求商家赔偿损失5万元,加上惩罚性赔偿5万× 2 = 10万元,共计15万元。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商家“假一赔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商家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经营者支付十倍的价款或者。
比如我在店里花了500块买了一罐奶粉。这个奶粉不符合安全标准,商家也心知肚明。最后生病住院,花了6000块医药费加误工费。这时候我可以选择要求商家赔偿500元的10倍,即500×10 = 5000元,或者6000元损失的3倍,即6000×3 = 18000元。两个选一个。
买到假货,你学会维权了吗?[/s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