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运营模式(企业如何响应共同富裕号召设立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的运营方式)

近期最热门的莫过于国家财经会议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话题

其中有一点提到慈善领域将引发新热潮

最近我就有个成功企业家的朋友为了响应“共同富裕”的号召,开始筹划向社会捐款做慈善的规划。

哪朋友找到我,希望一起探讨企业在慈善基金会与慈善信托设立方面的问题

我呢拖朋友的福,经过介绍有幸拜访上海信托的慈善信托部。

也算不完全了解了关于做慈善的几点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

基金会运营管理书籍

1、早在此次提出在第三次分配前就有不少企业就开始以慈善信托的形式帮助贫困地区

上海信托早在2014年就建立了上善系列的慈善类信托计划,信托资金专项用于教育助学、救助贫困区域的项目,有云南地区帮助贫困学生的教育助学信托、携手浦发银行帮助眼疾孩子的“放眼看世界”系列以及帮助中西部地区医疗人员的培训慈善信托等10多个案例

而这些正好与朋友的想法不谋而合,企业就想在教育、医疗、灾害等多个领域造全面捐助社会

2、那为何会引发自己设立慈善信托的初衷呢?好像也可以设立慈善基金会,那与慈善信托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对于捐助者来说希望专款专用对结果负责

在早些年,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捐款者会担心资金无法落实到需要捐助者上。

所以不少企业家选择自己成立慈善基金会或慈善信托来落实捐款。但哪个更便利呢?

在设立慈善基金会上,需要企业有较大的投入,不光是金钱,还是时间,人力。

因为设立基金会手续比较难,大约需要25人左右的编制才能形成基金会,并且审批时间较长。

那对于刚接触慈善的企业会担心无法运作好。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选择慈善信托,因为信托的受托运营者,会最终交付的慈善项目与慈善结果,所以对刚踏入慈善事业的企业来说,慈善信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所以选择成熟的慈善信托运营者就尤为重要

上海信托的上善信托之前多年的慈善经验还是比较专业的。

那慈善信托设立复杂吗?

慈善信托的设立主要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

封闭式的:单独资金、单独项目单独审批,如果想追加资金或项目,则只能另外再设立,单独会在民政部和银监会都会备案,但相对来说审批会比较复杂

另外一种是开放式的,可以不断的追加资金与项目,在银监会也会备案。对扶贫的项目可以增加,当然也是专款专用,相对来说会比较灵活一些。

在此次交流中真心感到慈善不是目的,慈善结果才是。在整个链条中大家都是以慈善为目的的,

上海信托的慈善的设立费用应该说是相当低廉的,。

除了银行托管费用外、受托人费用1000-2000元/每年、监管人费用:律师每年1000-5000元收入:货币基金,每年2%左右收益,可以覆盖成本。所以大家还是抱着真心做慈善的来做的

当然做了慈善,慈善也能帮助企业得到“节税”的一些好处,可以为企业节约最高12%的企业所得税。

最后呢感慨下,在第三次分配下引发慈善领域新热潮,慈善基金会或慈善信托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不少大型企业都开始寻找可以回馈社会的方案,真正做到取之与民,用之与民。更希望通过专业的运营机构提供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不单金钱的帮助,更是“授人以渔”的帮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