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随着电商持续发展,与之配套的快递服务为公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由于掌握大量用户信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始终是行业发展的隐忧。应如何以体系化方式来构建和推动数据与信息保护工作?
答
尽管政府、快递企业、电商平台抑或是网民自身,都在共同致力于信息保护,但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信息泄露的问题不仅层出不穷,而且似乎在信息线上线下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暴露相关问题。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仅针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补救或者整改,也要对数据与信息保护实现穿透式的管理。
提升对于数据与信息安全问题严重性与严肃性的认知,夯实事前预防是重中之重。此外,快递企业应加强对营业网点的管控,规范落实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于行业特性,各大快递企业都有分布广泛的众多营业网点,而大量的营业网点客观上加大了快递企业的管理难度,尤其是非直营的加盟网点。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加盟网点的利润有限,加之企业指导、监督和管控力度不足,网点管理工作存在不少挑战。
近年来,一系列“内部员工倒卖用户信息”的案例表明,技术只是为信息安全保护提供了基础,真正运作起来的成效仍与人和制度有关。换言之,当前更紧迫的任务是转变管理思维,在管理制度的保障下,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数据与信息保护的穿透式管理。
在数据管理中,应加强各环节安全技术部署,对内部打造“零信任”的风控体系。快递企业应推进员工信息权限分级管理、加强对营业网点的管控。在此过程中,需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搭建多级管理体系,对信息获取采取事前授权、实时验核、及时预警、事后溯源等防护措施。
此外,处于弱势的互联网用户苦于信息泄露却难以维权,法律层面的工作更是不容忽视。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信息泄露问题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在于顶层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较低,震慑作用亟待加强。
隐私保护并不是新兴话题,公众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被迫让渡了个人隐私。伴随互联网业态的不断丰富,数据与信息的流通路径会更为复杂。因而,我们的数据与信息保护工作,要以体系来构建,用全流程的穿透式的管理思维推动工作。
(本期:张力)
-
#舆情72变·舆情应对进阶训练营
(欢迎订阅话题一起学习)
面对突发舆情事件的高发趋势和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政府、企业、网民都更需要在嘈杂的网络场域中学会理性判断,在提升舆情素养的同时,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在2021年的最后七十余天里,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推出“舆情72变·舆情应对进阶训练营”计划!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百位舆情分析师带您了解舆论生态新变化、寻找舆情危机应对的破题“密钥”,共同提升媒介素养。
72天72变
每天一问一答
问:精选时下热点舆情话题尖锐提问
答:百位资深舆情分析师的专业解惑
每天三分钟,
跟随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一起学习!
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下您在舆情方面的见解或困惑!
编辑:杨心茹 | 责编:朱玉萍 杨卫娜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