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运营管理专业技能(时速超200公里,高铁在运行时如何掉头,技术再次领先欧美)

图为高铁列车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铁路交通系统的发达,高铁的技术水平也在国内科研人员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高,这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它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运行时速超200公里,那么这样的高铁在运行时如何掉头?在这一领域,中国技术再次领先欧美,轻松就可完成高铁的掉头,而欧美列车却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完成同样操作,圈个有用,中国高铁,在2019年开始,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就达3.5万公里,到了2021年底这一数据更是已经超过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图为中国高铁

由于国内高铁技术的先进性,复兴号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小汽车,并且和飞机比起来还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在安检和等待过程当中耗费的时间更少,除此之外,高铁和飞机相比,对雨雪天气的适应性也更强,延误的可能性也更小,更不用说高铁本身对沿途各个城市的经济推动作用,也正是因为他提供的极大便利性和重要作用,它还被国内群众评为新时代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当高铁列车开到终点站之后,又要如何返回自己的始发站呢?针对这种单向通行的车辆,各国工程师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分别是回转式,一次性和灯泡式,先说回转式,这种方法是最为古老的掉头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火车开到终点站之后,车头会和车厢断开,并驶上一个带有轨道的巨大转盘,旋转180度后,车头再离开转盘,前往原来的位置和车厢再度连接并开回始发站,这种方法直到如今仍然被应用于对少数车厢或者车头进行掉头操作。

图为高铁

而灯泡线就不需要这种巨大的转盘了,这种掉头方式主要通过将轨道布置成类似灯泡的形状来实现列车,电车只要顺着它不断前进,就能沿着轨道完成一次180度的掉头,然后向原来的方向开走,而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它的占地面积非常之大,空间宝贵的车站通常很难设置这么庞大的半圆让车辆掉头,因此现在在国内使用的也较少。

对于国外的火车来说,这两种掉头的方式已经基本够用,然而对于国内速度非常之快的高铁来说,任何一点时间的节省都能够极大提升它的运行效率,因此中国工程师专门为国内高铁研发出了一字型掉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车头和车尾各安置一个驾驶室,在开到终点站之后,司机只需要从头部的驾驶室移动到另一个驾驶室之内,就能把原来的车头变成车尾,进行反向驾驶,车上的座位则能够通过下方的一个按钮进行方向的转换,这样一来就保证乘客都能面朝车辆行驶的方向,更不容易晕车。

图为高铁

高铁运营管理好就业吗

和其他方案比起来,这样的设计不仅节省了大量掉头的时间,还为寸土寸金的各个车站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因此让国外工程师感到十分钦佩,认为中国不愧是高铁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