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管理的基本释义:
游景区战略管理是景区高层管理部门为谋求景区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景区经营方向与目标,以及重大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所作的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
一套规范的、全面的旅游景区战略管理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战略环境的调研与分析阶段:
2、战略目标的选择与评价阶段:
3、战略方案的实施与控制阶段:
二、战略环境的调研与分析:
是指对景区的战略环境进行调研、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可能对景区的发展和方向造成重大影响。
主要分为景区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
景区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指政府-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竞争状况等。
景区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指资源的品质(有形/无形)、可进入性、市场营销能力、品牌形象、人力资源状况、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等。
应明确:内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
三、战略目标的选择与评价:
战略目标的选择及评价过程实质上就是景区战略形成的过程,也是确定景区远景(愿景)、使命和宏观目标的过程,战略方案选择和评审的目的就是为景区未来的发展明确方向。
远景与使命,说明了景区存在的原因和发展方向。在制定景区远景和使命前,首先应当明确:
景区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是什么?
谁是我们的顾客?
景区未来经营方向是什么以及将来怎样发展?
通过对远景与使命的陈述将有助于实现:
①景区的一切行为以此为目标;
②景区行为评估以此为标准。
景区的使命必须是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描述详细的目标和理想。如:“我们是谁?”、“我们肩负什么样的责任?”、“我们要完成什么?”和“要何时完成?”。
使命是信念、是源动力,没有使命感,怎么让员工相信跟着干?
景区的远景(愿景)是远方的目标和指标,无论制定怎样的目标和指标,它都必须是可衡量、可达到的,必须与景区的使命是相一致的。部分指标也需要进行量化为更精确的、有可比性的数据,如:“利润与收入增长达到多少?”、“市场份额扩大到多少?”、“经营风险的分散控制在多少?”等。
考虑到环境条件变化因素,景区必须定期评估其使命,以确保其合理性。
四、战略方案的实施与控制:
是指贯彻和执行已经选定的战略目标、方案所展开的各种活动。战略实施及控制的重点在于:行政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有效的领导方式、企业文化、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分配、评估和控制等,从而确保旅游景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如何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并使战略实施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活动过程?
免责声明:
1、文稿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组织行为;
2、文稿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3、方案配图等仅为表达思路,且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提出撤换。
(编者: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