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产品运营的四个阶段(干货|智能营销运营系统的3个阶段)

近两年智能营销的话题备受关注,很多大厂陆续推出自己的智能营销系统,我看了很多的文章和资料、案例,发现很少有人能逻辑清晰的讲明白智能营销运营系统的运作流程、以及智能营销运营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说到营销系统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一、1.0时代,将线下的基础营销手法搬到线上

一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到美食街吃饭喝酒,刚到路口遇到几个发菜单的小伙子给我们递上优惠券,到店消费满200元减40元,我们挑了一家最好的餐厅坐下,老板娘走过来问我们吃什么,大概点了七八个菜后,又问我们喝什么酒,她说店里的啤酒买一打送一支,我们说来两打,酒足饭饱之后我去结账,拿出刚才的优惠券抵扣之后还花了五百大洋,老板娘亲切的跟我欢迎下次光临,顺便拿了一张满400元减80元的优惠券给我。

有一次跟老婆逛街路过天虹商场,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走近一看发现在搞活动,免费玩转盘抽奖,只需要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即可参与,玩了一把抽到一个玩具熊,很有意思,然后我就带着老婆进去天虹逛商场了,出来后大包小包提了几袋子东西。

这两个案例就是典型的1.0时代营销系统的业务流程,首先系统创建一批优惠券并制定优惠券使用规则,等到用户使用产品的时候,比方说登录或者注册时触发活动,给用户送一张优惠券,用户购买商品的时候,系统对商品在做一次优惠,然后用户下单支付同时抵扣优惠券,最后用户支付完成,系统再次给用户发放一张优惠券,促进复购。

流量是获客的关键,广场是流量来源,路过的人群看到商场做活动被吸引,而进入商场消费,同样的原理,微信、抖音是流量来源,企业投放的活动广告是吸引人们使用产品的槽点。

app产品运营

1.0时代营销的弊端是个人经验主义导向,缺乏数据依据,一项营销活动的执行效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成功与否全然不知,缺少数据反馈、数据分析。

二、2.0时代,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营销运营系统

在积累了一定量的用户和数据后开始步入2.0时代,企业将要考虑精细化运营,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每一项营销策略、运营计划都要具有科学依据,而这些内容的最终落地都需要建立子在完善的数字化基础上。比方说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用户标签、用户分群、用户属性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智能营销。

举个例子:上周订单有所下降,公司希望通过营销活动提升一下订单量,那么我会创建一条针对用户属性为今年新注册的并且还是用户标签还是成熟期的用户再且剔除刷单的用户群,当他们启动app后10分钟没有下单,系统会对他们触达发送一条短信和一张优惠券,以刺激他们下单,当他们完成下单后就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

2.0时代的智能营销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科学性,能够做到用户细分、精准营销,通过数据依据进行决策、行动、反馈,再到数据分析。这种模式还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师、运营人员配合完成整个营销的落地实践。

三、3.0时代,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智能预警营销运营系统。

不同与2.0的智能营销,3.0的智能预警营销是在2.0基础上衍生的产品。如果说2.0的智能营销需要人为主观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制定运营计划,那么3.0的智能预警营销就是系统的客观分析,更具科学性,无需人为数据分析。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产品体系、数据指标体系,明确指标属性、指标维度;其次智能监控运营关键指标,依据指标历史数据、关联指标数据变化进行智能预警,分析指标的异常属性、维度、异常用户、同期预警指标;然后就是对触发预警的运营指标异常维度开展自动化营销策略,预警结束则营销自动结束,粒度可以细分到小时、天、月;最后就是策略落地执行效果分析并指导策略迭代,形成数据驱动运营闭环。

举个例子:智能预警指标【活跃用户下单转化率】,在2022年1月5日9:00-10:00区间数值异常偏低,异常维度为重庆市的活跃用户下单转化率低,此刻系统会自动匹配事先创建好的营销运营计划,对重庆市的活跃未下单的用户触达发生短信/push消息,并发放优惠券,以提升重庆市的活跃用户下单转化率。当触达后智能预警监控该城市的活跃用户下单转化率数值回归正常后,智能营销运营计划自动结束。

一个好用的智能营销系统一定是2.0、3.0时代的结合物,它一定具备将强的科学性,能够助力企业快速增长,实现业务突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