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惠州“杨桃哥”谢林师获评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金伟

近期,由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光明日报教育部、《大学生》杂志和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共遴选出年度人物候选人20名,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30名。其中,惠州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谢林师入选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广东高校仅3名学生入选。

谢林师,惠州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惠州市健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兼理事长,长青志愿者服务队创始人兼队长。从小历经苦难的他,立志改变家乡困境,上大学后开始成立“长青志愿队”带领团队探索精准扶贫模式。在校期间,他自主创新杨桃运输包装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为有效解决家乡杨桃产业发展的难题,他开始自主创业,形成“生产-运输-销售”全产业链。2020年疫情期间,他帮助农户卖出了200多万斤杨桃,销售额达800多万元,保住了700多家农户的钱袋子,直接创造了10多个农村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当地300多家农户脱贫致富。

经辍学之苦,立公益之志,成立“长青志愿队”

龙门县麻榨镇以种植业为主。跟大多数农户一样,谢林师的父母也是靠种植年桔将他抚养长大。因为年桔收成不稳定,他的家庭收入也随之起伏不定。在7岁那年,因为交不起400元的学费,他不得不离开课堂,成为班上唯一一名因交不起学费而缓读一年的学生。

这段经历,让谢林师了解到当地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容易,他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这种困境。2018年8月,谢林师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建了长青志愿者服务队,志愿队的初衷是“既扶贫,也扶智”。在谢林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围绕助农、助学、扶贫开展10多次公益活动,惠及全镇8000多人次。

受运输之困,发明包装专利,实现杨桃“远走”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

麻榨镇种有近万亩杨桃,是麻榨镇的重要产业。然而,近几年来,杨桃滞销现象频繁发生,农户收入屡降新低,麻榨镇农民面临再度陷入贫困的风险。究其原因,是因为杨桃产量一直增长,但销售范围却局限于广东省内,销售渠道单一传统。杨桃皮薄多汁、极易受损,运输时极易磕碰受损,制约杨桃“远走”关键技术就是杨桃运输包装技术。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谢林师结合自己所学的力学知识和CAD画图技巧,着手设计出符合杨桃特性的专业运输包装。通过多次模拟,从手绘图到计算机绘图,他先后尝试了10多种运输包装,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最终设计出“5+5、大小气柱”新型杨桃专用运输包装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和广东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攀登计划”)支持。新型包装具有更加绿色环保、成本更低、大大降低受损率等优点。通过投产试验,杨桃的受损率从以前的11.1%大大降低至2.2%。谢林师完成了助力杨桃“远走”的第一步。

解销售之难,成立健园科技,助力家乡脱贫致富

创新杨桃包装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杨桃产业的发展难题,然而,在谢林师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要助力家乡脱贫致富,为家乡探索一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路,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抓手,上大学后的谢林师便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2018年12月,在研发运输包装的过程中,谢林师已开始着手设计“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精准助农模式,他招募来自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生物技术、财务管理、法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成立了创业项目——杨桃哥。在谢林师的努力经营下,“杨桃哥”逐渐茁壮成长,随后,谢林师成立健园科技有限公司。

然而疫情让本就滞销的麻榨杨桃更是雪上加霜。农户收入大不如前,种植信心受挫,面临再度陷入贫困的危机。为了解决农户的燃眉之急,谢林师带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发挥所学专业特长,采取“零售+批发兼顾,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网络体系,尽自己所能开拓杨桃销售市场,大批量地从农户手中买入杨桃,将专利技术大量投入生产,采用新运输包装,将杨桃安全送达北京、上海、天津、山西、陕西等20多个地区进行销售。

最终,他带领团队帮助农户卖出了200多万斤杨桃,销售额达800多万元,保住了700多家农户的钱袋子,直接创造了10多个农村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当地300多家农户脱贫致富。“健园科技”项目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和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中斩获银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彤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