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务管理是干嘛的(机场航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构想)

图:中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民航图库图片,摄影:民航资源网网友“lc06180”。浏览作者图库原帖《[原创]『lc06180』初探NKG》。

一、航务工作涵盖的范围

一般而言,机场航务管理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机场使用细则及原始资料上报管理、净空管理及航务服务代理、机场飞机性能等方面;各机场实际情况不同,航务管理工作职责也略有区别。2017年《民用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规定》CCAR-97FS-R3(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下发以后,飞行程序(传统和PBN)及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管理的职责也归纳到机场的航务管理职责中。

在一些民航地区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机场航务管理机构有关要求中明确:为便于相关工作开展,加强与局方及军方各级管理机构沟通协调,机场航务管理部门应为常设机构;各机场航务管理部门内应设立与其职责相对应的分支部门或岗位,明确职责、权限、接口单位和部门,并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并持续完善有关飞行程序设计和运行最低标准工作的制度和程序。

二、需求分析

在《民用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规定》下发以后,不仅对航务工作人员的民航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更高了,而且在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对数据的依赖性更强了。需要一个可靠的系统在基础数据库(包含机场各方面信息)的支持下,对机场运行动态状况有更精确的掌握,在设备故障、特情处置时提供决策支持,提高运行效率以及正点率

民航交通管理机场运营管理

1)目前,对本场运行的掌握只限于航班的计划、桥位、推出时间、起飞时间等;对飞机在本场的滑行路径以及在每一段滑行道上所花费的时间都无从得知。航务工作需要分析本场跑道--滑行道结构、滑行路线设置,以便给出更合理的安排、更优化的建议;在接手地面滑行指挥的工作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华东CDM给出的跑道头起飞时间,需要扣除场面滑行时间才能倒推出机位推出时间,不同机位到不同跑道头的时间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晴天、雨天、雪天)滑行时间也是不同的。提高正点率、提升运行效率,需要对滑行时间更精确的掌握,这离不开系统的分析,大数据、长时间的统计计算。

2)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对机场而言是陌生的,因为之前这些是空管单位在负责,2017年后对于机场而言面临挑战。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包含起飞标准和着陆标准,各种设备的故障或降级对标准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某一个设备故障对不同跑道,不同方向的影响有可能是不同的。导航设备、气象观测设备、灯光系统这三部分设备中某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的故障,会对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复杂的逻辑关联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让航务管理的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给出判断。如果把各种涉及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因素、影响的程度,集成在一个系统内,当突发设备故障发生时就能够直接根据设备故障的类型和程度,自动分析得出对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带来变化的程度,这将给运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3)飞行程序,和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一样,是急需管理并保障安全运行的工作。前期的相关人员储备的不足以及培训的不到位都给日常的管理和应急的处置带来难度。障碍物和地面导航设备的故障是对飞行程序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各种障碍物鉴别面的超障计算以及每一个导航设备的限制运行或关闭将对那些航路、程序带来哪些影响。以现有的情况,没有系统的支持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对于各种进、离场程序的使用情况机场方面也不曾掌握,更何谈怎样优化、修改。只有借助系统、软件来分析故障影响,统计各个航路点流量信息,分析找出矛盾和冲突的地区;才能对优化和改善终端区的航路、飞行程序划设给予数据支持以及分析判断。

三、航务工作实现数据电子化、可视化

机场航务管理工作是面向机场终端区范围内空中、地面交通管理提供安全生产、决策支持,为机场、空管、以及航空运输企业服务。需要为机场各个运行单位、驻场单位,提供安全、准确的机场基础数据、飞行动态数据、航行情报等综合信息。这首先需要实现机场基础数据、飞行程序数据的电子化,以及使用动态的可视化;再进一步推进与航班计划、场面监视系统的信息交换;这样才能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的航空信息发布,进一步为地面滑行引导、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机场A-CDM系统等提供支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