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等。据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显示,心血管病患者高达438万,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不合理的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此,心血管患者如何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禁烟酒,成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那么心血管病患者究竟该怎么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怎么说。
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方法,而合理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I类推荐,其中包括西方国家多推荐地中海膳食或降压饮食的膳食模式。
地中海膳食提倡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色蔬菜 )、全谷物和鱼类(尤其是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鱼类 );少量摄入红肉;用低脂或脱脂乳制品替代高脂乳制品,食用橄榄油、坚果等。
降压饮食DASH 膳食的特点是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也提倡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低脂乳制品、全谷物、禽肉、鱼和坚果,低盐、少摄入甜食、含糖饮料、红肉。
不仅如此,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管理或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多次推荐采用地中海膳食或 DASH 膳食模式,有助于预防或管理高血压、血脂异常,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
因此,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具体膳食和营养建议见表如下: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1、65 岁以上老年人人群
合理膳食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基础,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可能出现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味觉等感官反应迟缓、肌肉萎缩等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食欲差,摄入食物减少,易引起少肌症,易跌倒。因此,首先要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充足,保持适宜体重,不要过于消瘦。
对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进食细软食物;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应主动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 1500~1700 ml。老年人身体代谢机能减慢,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甜食摄入;浓肉汤、海鲜浓汤等富含嘌呤类的饮食,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也需控制。
2、代谢风险升高的人群
代谢风险升高,是指血压升高、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 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这 5 个指标中至少有 3 个异常时定义为代谢风险升高。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对代谢风险升高的人群,无论是否进行了药物治疗,都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并在充分评估安全性后适量增加身体活动。
3、肥胖人群
腰围是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的良好指标,也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预测指标。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联合运动干预是管理超重和肥
胖(包括腹型肥胖 )的基础。其中膳食营养干预的总体原则为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和食用量减少能量摄入。
肥胖人群饮食特点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谷类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15%~20%、60%~65% 和 25% 左右。
4、血压升高的人群
对血压升高的人群,更需要重视限制钠盐的摄入,除了减少烹饪时添加的食盐,还要减少使用含钠的调味品(酱油、味精、鱼露等 ),长期口味偏重、高盐饮食容易诱发心血管病。
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 ),这些食物通常高脂、高糖、高盐。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添加糖和钠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
5、血脂异常的人群
对于血脂异常的人群,需要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往往会使用(人造 )黄油和奶油、可可脂等,容易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
对TC和LDL-C升高的人群,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注意添加糖的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 10%。
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植物油、豆类、坚果等含量较高,摄入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也有利于降低LDL-C。对于TG 升高的个体,更应减少每天摄入脂肪的总量,减少烹调油的用量。烹调油选择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并调换使用。
6、糖代谢异常的人群
日常应尽量多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的食物,又要考虑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 GL),GI与GL都低的食物(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膳食中适当增加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及预防心血管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目前尚不推荐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鱼油等成分的保健品来控制血糖 或预防心血管病。
文献来源:
[1]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2017) 写作组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2017)[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8,46(1): 10-25. DOI: 10. 3760/cma. j. issn. 0253-3758. 2018. 01. 004.
[2] 中国营养学会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 18-26.
[4] 杨月欣 . 中国食物成分表 : 标准版 . 第一册 [M]. 第 6 版 . 北京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2018: 48-106, 323-326
[5] 赵连成 , 周北凡 , 李莹 , 等 . 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1996, 4(5): 195-199
[6] 杨学礼 , 顾东风 . 高筑控制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 “ 防洪大堤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2017, 51(1): 1-4. DOI: 10. 3760/cma. j. issn. 0253-9624. 2017. 01. 001
[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6 年修订版 )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6, 44(10):833-853. DOI: 10. 3760/cma. j. issn. 0253-3758. 2016. 10. 005.
[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高血压联盟 ( 中国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 )[J].中国心血管杂志 , 2019, 24(1): 24-56. DOI: 10. 3969/j. issn. 1007-5410. 2019. 01. 002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18, 10(1): 4-67. DOI: 10. 3760/cma. j. issn.1674-5809. 2018. 01.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