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岗和运营岗的区别(三次血泪教训之后,我终于拿到了大厂的实习offer)

马上就是春招啦!三月份也会有很多实习岗位!大家抓紧机会!

今天刚刚拿到字节的日常实习offer,之前也攒了很多次面试经验,也有过两段小厂HR实习经历,所以来跟大家聊聊互联网面试的一些体会。

先说结论,大厂面试,一定要做针对性准备,可以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多看看真题和面经。其次,大厂非常重视人的总结反思能力,会针对过往经历问一些体现成长和反思的问题,可以提前想好。第三,相比于小厂看重人的实际能力和能否快速上手,大厂会看重深度和专业性,问的问题会更加刁钻,有思考性。比如我之前就被问到,为什么说HR是孤独的……

首先说一下我的血泪史。想直接看干货的朋友们可以直接跳到后面。

我现在是研二在读,现在拿到的是日常实习岗的offer。之前作为毕业生面试过腾讯和字节,研一也面过字节的日常实习,三次都失败了。

第一次是腾讯秋招,当时在准备考研,只想试试水,面试前也没准备,当时收到短信后把面试岗位改成了产品运营岗位,但是简历忘了改,简历上的求职意向还是写的内容运营。我无领导小组面试明显感受到面试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一直没有收到面试反馈,应该是简历打分这里就被刷了。因为面试官说明了是根据简历和面试表现综合打分进入下一轮。

第二次面试是考研结束之后,参加了字节的春招,但是还要准备复试就没来得及准备。当时20年是线上面试,依旧是先一分钟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无领导小组讨论。具体的题目我忘记了,我就记得当时因为本组有两人一直很积极,相比而言我发言比较少,也没有什么观点输出。但是这轮面试说实话,给我的感觉也不太好,面试官在追问环节让每个人发言点评谁表现得最差……emmm我感觉这个就有点伤人了,我直接放弃发言了(可能我太玻璃心吧)。

第三次,还是字节,是日常岗位的实习,接到第一轮电话的时候了解到是偏向做文案的HR岗位后就不太来电了,所以也没准备。第一轮面试很顺利,第二轮面试明显感觉到面试官的思维层次会高一点,问题更加开放,但也更加不好回答。印象很深的是她问我如何理解HR是孤独的。我由于一时想不到就说得很混乱,大体就是说不被理解这一类的,但是不自信,所以就兜圈子来回说,更加让面试官印象不好了。后面问我有什么问题,我就问了下工作内容,然后表达了我不想做文案的想法,就直接彻底凉了

第四次,还是字节。(不得不说字节内部信息交流是真的充分)也是常规实习,问了下职业规划,然后就是针对经历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又进一步针对我的回答做了细化提问,我其实明显感觉到自己有的回答给自己挖坑跳进去了,然后又努力圆回来,但是总体感觉就面的不好吧,也不抱啥希望。结果年后收到了offer,还是挺意外的。

结合我的面试经验和两段HR实习经验,我认为准备面试只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就好了。

1、简历

写清楚教育背景,注意格式,实习经历的时间、公司名称、岗位名称、具体工作内容都要写清楚,一般在一页纸以内

如果有多段实习经历,只要挑相关的写上,其他的可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提一下,或者放得下的话详略得当也可以,但是尽量不要太杂,太杂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没有重心,啥都干啥都不精

针对面试的岗位,重点突出相应岗位所需要的内容。比如我面的HRBP实习的岗位,我就突出我有相关实习,会PS,有文案特长。

2、初筛

简历投递后合适的话会有人先电话简单聊聊的,可以算是第一轮初筛,一般就是确认下实习时长和时间,我大三开始就经常接到电话,但是当时傻乎乎地每次都说一周最多三天,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字节和腾讯都是要求基本全勤的,确定要实习的话就尽量多挤出时间来,时长最好超过三个月,像我研二没有课,我都是说可以实习六个月,效果明显好很多(当然还是按实际情况说,不然后续也会很难受)。

3、重视面试,多看各类帖子寻找经验,要多花时间准备。我之前三次就是每次都赤裸上阵,最后都输的很惨。当时我的心态就是,我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伪装起来得到这个机会最后要是干不来也会崩溃。但是事实证明太佛系也不好。

4、具体流程

总的来说,面试大体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是针对个人经历尤其是实习经验提问,中间包括对应聘岗位的理解和匹配度,最后就是候选人提问。

A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这一趴是肯定免不了的。提前把大纲列好,大体讲哪些方向,要介绍哪些内容,把内容自己讲两遍就好了。

不要背,会显得很生硬。

如果是外企性质的话,英文也一定要准备。

大体结构是:教育背景+实习实践经历+个人特长+自己对岗位的理解以及自己为什么能胜任,大概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教育背景提一下自己的学校、专业,以及专业学习带给你了什么跟这个岗位相匹配的东西。比如我是社科专业面HR,我说的是我们专业注重沟通分析能力。

实习、实践方面重点提2-3段自己做得出彩的重点介绍,但是也不要太啰嗦,就几句话带过。我之前面试就说得太详细,被面试官打断了。要记住,面试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太拘泥细节会让人感觉这个候选人抓不住重点。

个人特长也是结合岗位去说,也可以提一下相关的爱好、兴趣一类的,总之就是看似随意,但又能证明你这个人符合他要求的。比如我之前就说我喜欢看书写东西,会投稿文章。

对岗位的理解这一趴也是要提前多去网上查一查了解一下公司和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并表明自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当然这一块可说可不说。说好了是加分项,要是理解错的话也会弄巧成拙。

B 面试官提问

自我介绍完面试官就会针对你的过往经历提问。字节腾讯这种大厂都是喜欢问开放题看你的思维方式,尤其注重候选人的反思总结能力。上次字节的日常实习面试问我怎么理解HR都是孤独的,这次的话就问了我之前实习,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实习中做好工作的关键能力是什么,还有个人的优缺点,有哪些问题等等。

我第一次来面试毫无准备,基本就是在重复回答我的实习内容,整体感受就很差。第二次做了点准备,虽然压力面还是表达不顺畅,有点啰嗦,但是比第一次还是好很多了。

注意:

1、回答要有逻辑、有层次

2、不要啰嗦!不要来回兜圈子说一个意思!(我一紧张就会这样)

3、突出体现自己是一个方方面面很适合这个岗位且主观能动性也很强的人!

我二面被问到的问题:

你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择xx学校?

你为什么没有跨专业考研?

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除了HR还有其他岗位吗?你是怎么做出选择的?

最近两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中,你出了什么错误?怎么解决的?

你的简历里写到,你策划过xx活动,当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在你的观察中,一个好的HR应该是什么样的?

说一下这几年你有什么成长。

在你的理解中, HRBP和传统的HR有什么区别?

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哪个更好

你不是人力资源专业出身,为什么想做HR?有学习过HR的知识吗?

C 候选人提问

面试结束后最后面试官都会问一下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最好也提前想好,紧张状态下可能一时想不到。最简单的可以问一下具体的工作内容,或者是如果有幸拿到offer的话需要做些什么准备,也可以是对行业或者是职业的困惑和长期发展一类的。这里我其实踩了两个雷,一个是说上一个面试官说的内容比较泛,问她能不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工作内容。我也不懂我为啥还要提一嘴上一个面试官。然后第二个就是:

我:我了解到HRBP是跟业务挂钩比较紧密的,现在字节下面也分出了很多不同的业务部门,不知道您有没有推荐的细分业务呢?

面试官:你考虑这个问题太早了。

Over

(我提问完就感觉自己凉透了,感谢面试官饶我一命!)

总结起来就是:

一定要认真准备,这样现场才不慌;

一定要围绕着自己和岗位的匹配性去说,回答要有条理有层次,给出关键信息点就好,不要太拘泥于细节。

最后,找工作就是看匹配度,不成功也只能说明你跟这个岗位不合适,不要灰心,继续找下一个就好啦!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喜欢的工作,冲冲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