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用航空行业产业链
通用航空产业链主要以通用航空运营为内核,拓展到上游的航空研发、制造以及航空租赁,及其引致的下游航空维修、销售代理、航空交易、航空回收等。通航飞机在用途方面与公共运输飞机有极大不同,具有公共运输所没有的科研测绘、气象监测、海洋监测、医疗救助、航空摄影、航空护林、森林灭火、城市观光、公务飞行、教育训练、应急救援等特殊用途。
通用航空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通用航空已历经数十年发展,飞行总量从1952年的959小时增长至2020年的98.4万个小时,实现了量的飞跃,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时间总量为52.6万小时,同比增长50.3%。
资料来源:民航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通航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通航法规体系,推动低空空域改革等措施,让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成为趋势。从通用航空作业时间分布来看,培训类及非经营性作业时间占比较多,分别占比达38%及34%。
资料来源:民航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达到565家。
资料来源: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通用航空运营企业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华东、中南是我国通用航空运营企业主要经营区域,占比分别达25%、23%、21%。
资料来源: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0年全国通航机场数量达到339个,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523家,分别较“十三五”初期增长了约300%和60%。
资料来源:民航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中国代表性通航企业短途运输作业量
我国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业务最初开展源于对欧美国家航空基本服务的借鉴,是中国民航普遍服务的深入探索。2018年之后我国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发展加速,2019年全国运营的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47条,覆盖全国17个省级行政区;从国内具有代表性通航企业短途运输作业量来看,2020年江西快线通勤航空有限公司、亚捷通用航空无锡有限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河北中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输作业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通用航空新业态发展特点与趋势》,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通用航空行业发展建议
1、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需求
尽管作业规模尚显弱小,但各类新兴业态的高增速、广受众,展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已经跨越了对国外成熟业态的模仿阶段,必须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需求,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形成新的运行业态。
2、多方协同合作互利共赢
在现有新兴业态开拓中,显示出通航企业在地方合作谈判、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不足。术业有专攻,通航企业更多擅长安全运行。因此,未来要拓展各类新兴业态的规模和受众,通航企业必须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寻求“被整合”,通过合作补上短板,实现共赢。
3、做好准备主动拥抱未来
无人机、UAM将全面替代通用航空是业界共识,但这种替代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将是一个数十年的漫长过程。无人机的智能化将与有人航空的自动化实现技术融合,并最终实现人工智能在航空业的深度应用。随着技术进步,通用航空的新兴业态也会逐步迭代,通用航空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必须主动改变适应技术变革与社会需求升级。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