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同工同酬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动法里面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已经成了共识。然而,这个大伙以为理所当然的共识,在有些地方却成了人人望而止渴的“梅子”,成了画出来只能看不能吃的“大饼”,看似简单的事情,在这些地方,变得非常的难,而这些地方中就包括医院!

同工同酬自2009年作为立法内容写入劳动法以来,各级医院已爆发多起关于要求同工同酬的维权行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医护人员或罢工或游行,却鲜有集体拿起法律武器来起诉医院的。


护士同工同酬

近日,湖南149名护士每人兑钱千元要和医院打官司要求同工同酬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医院院长”公号称,这是要写进历史的!之所以给予此次事件这么大的关注与评价,是因为这是第一次,第一次上百位护士去告他们工作的医院!

人们往往把尊敬、鲜花与掌声送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他们敢做第一人,敢为探路先锋,以身涉险,为后人做示范。这149名护士也是这样的人,所以,她们与医院打官司,不管胜诉与否,敢于向不平等挑战,就值得尊敬。

就像水浒传里面的一众好汉,没有几个一开始就立志落草为寇的。这149名护士之所以能奋起状告医院,也有些被逼上梁山的味道。若非被压迫的厉害,谁也不会与自己朝夕工作的单位撕破脸,去众筹打官司。


这是中秋节当天,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209名临聘护士写下的的诉求,要求直接和医院签订劳务合同。在诉求未果的情况下,其中149名护士每人要兑钱1000元请律师给医院打官司,要求同工同酬。

2004年通过正规的招聘,经过笔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进的医院,为医院兢兢业业服务多年,长的有15年,短的也有3年多,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每年都眼巴巴地望着10-20名的转正名额,希望能够转为正式编制,不做医院的二等公民,能和在编护士一样昂首挺胸、平等地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然而,这一切随着两院合并而化为泡影,医院的性质没有变,每年少有的这些转正名额却彻底没有了。不但没有了,自己也变成了“累赘”和“孤儿”,令医院急于“甩包”。年终文明奖停发,全年出勤奖减半,每个月的收入白白少了2000,这还不算,医院还想将这209名临聘护士甩给劳务公司,或者辞退了之!

甩给劳务公司,说到底和医院就根本没有关系了,更别想和医院里面的其他护士同工同酬了!辞退,更是“甩包”甩的干净!


想当初入院时,青春正年少,所得报酬即使仅够个人温饱,也能每天激情似火投入工作,数年十数年如一日;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月的收入却要一减再减,即将到了完全没有保障的地步,甚至要被一下子夺去饭碗。所有的根源就在于:她们是临聘护士,没有编制。

在这个医院如此,再寻个医院亦会如此,临聘护士真的没有春天吗?

医院领导都是在编的,他们都是当官的,哪知道临聘护士每月领工资奖金时候的心理落差与委屈苦闷,他们把护士分为三六九等,有了等级,自己才有分配权,大权在握才有自己想要的好处,才有实现领导的控制欲,这是特权思维!

旧的桎梏需要人打破,向操纵临聘护士命运的少数特权派挑战,我们必须支持这149位护士!就像“医院院长”说的,让她们“代表380万注册护士,给公立医院领导普普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