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音乐类电视节目,它也一定能带动产业链的运营。比如演唱会市场、网络点击率、唱片业市场等等。下面是音乐类电视节目策划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音乐类电视节目策划技巧】
1、受众定位与策划
《我是歌手》较以往的音乐类电视节目,受众面广。这里的受众面是指各年龄段与各地域的受众。一个节目在策划的时候,受众定位很关键,这最终会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与回报。所以从《我是歌手》来看,一个节目的策划,其内容一定要考虑到各年龄段、各地域的受众口味,这样才能获得效益。
2、注重内容创新及人才的培养
《我是歌手》虽为引进,但经历了本土化改造,并结合自身特点,有所创新。节目较国内其他的音乐类电视节目,从内容上来看,带给观众的都是“新鲜”的。再加上节目本身音乐制作水平高、歌手演唱到位,整个节目一气呵成。
从这一成功的案例来看,在进行音乐类电视节目策划的时候,一定要讲求“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针对这一类节目的音乐创意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不只是创意人才对音乐本身的创新与创造,当下音乐产业的发展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音乐创意人才既懂音乐艺术发展规律,又懂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还需要他们具有前瞻性眼光。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储备的创新型人才的智力输出才能将我国的音乐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也才能不断提升音乐创意活动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从而在根本上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音乐创意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另外,如想节目实现效益与口碑双赢,则要摆脱低俗化或摆脱制造负面噱头,以积极正面的内容来影响受众。
3、发布渠道多元化
《我是歌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节目、播出节目以及发布新闻。在节目播出前期,湖南卫视就在其黄金时段播出节目宣传片。官方网站与官方微博也对节目进行宣传。节目虽为录播,但保密工作良好,播出后引来大量媒体的跟踪报道与网友的热议。因此,电视娱乐节目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借助电视媒介本身外,还应该联合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并积极利用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整合相关媒体资源。并且在宣传的内容上,要做到“足够吸引人”。
4、注重产业链的打造
传统的音乐产业是指原创音乐的生产和传播,其中传播可分为现场演出和媒介传播,传统上的媒介传播以唱片等有形媒介和广播等无形媒介为主,随着技术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和无线通讯网进行的网络传播逐渐趋于主流。而现代的音乐产业,还包括以音乐为主要创意内容的各种文化产品形式,如以戏剧为载体的音乐叙事形式——音乐剧、以电视节目为表现形式的音乐比赛或选秀、以手机为载体的音乐彩铃、以及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山水实景音乐演出等,同时,作为音乐版权延伸的卡拉OK 音乐服务也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节目的策划的主要步骤 】
1、确定策划目标
一档电视节目的策划首先是要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即通过这样的节目所能达到的预期传播效果。电视节目策划的目标不仅要可以升华主题,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增加电视节目成功的可能性。
2、制定策划方案
除了制定好策划的目标,第二步就要确定内容要求,也是策划的核心内容。策划方案包括:节目播出时间、包装手法、制作方法、大概结构、时长、题材、风格以及样式等。方案确定以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评估:一方面,要和策划目标进行对比,确保节目的策划并未违背最初的策划目标,方案可行。另一方面,还要确保电视台的总体利益不受损害。此外,还要对比潜在观众的满意度,检查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与此同时也需要根据当下时代背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内容符合观众的口味,及时调整与修改[1]。
3、认真贯彻落实
节目策划制定以后,便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实施。电视节目进行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节目的质量,让观众喜爱并观看,所以必须要严格落实策划方案。严格落实策划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守电视的策划原则,做好拍摄和后期制作工作,确定播出时间和时长。节目制作者对工作的安排也至关重要,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准备周到细致,效率才能提高。过程也需循序渐进,戒骄戒躁、既要遵守方案,也要从方案中谋求创新。当然,电视节目的创作元素的新颖独特也会营造出良好的宣传氛围,形成最佳的宣传效果。
【电视节目策划必须遵循的原则 】
1、效益原则
电视节目播出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电视节目策划人员在策划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两者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节目没有社会效益,那经济效益便没有来源;若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不择手段,完全不在乎社会效益,那经济效益的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而已。因此,电视节目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把节目做得好看。节目是做给观众看,让他们消化的,如果没有考虑到受众,那节目就没有市场,最终必然会惨淡收场。因此,节目策划人要时刻谨记效益原则,将精力投注到节目构思中。
2、变化原则
电视节目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突发状况都会随时发生,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将风险降到最低。制定策划方案之后,要严格落实。但是在实施策划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策划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以电视新闻节目为例,电视新闻要对正在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报道内容要根据发生的具体情况而变化,所以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者必须要注意随机应变,在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之后,要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节目的策划目标不会发生改变。为了尽量减少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损失,还要在策划方案中制定应变策略,应对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
3、创新原则
电视节目的策划必须要注重创新。节目策划人在节目创作和实施过程中,在把握大的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上,必须坚持每期都要有创新之处,不断创新和开拓节目的隐藏力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节目推陈出新的方法所在,并且不能凭空捏造,而是要建立在之前的旧的知识与信息组合的基础之上。创新节目的着重点是要勇于向传统束缚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结构提出挑战,不拘泥于经验的约束,从原本的知识建构中寻求突破。这种敢于创新的观念才是做节目应有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扩大受众面,形成广泛的影响。
4、心理原则
节目要具有良好的口碑,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要想得到观众的支持,就要了解观众的心理和喜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爱好,观众的心理主要分为一般心理和特殊心理。一般心理是指大多数观众都具有的心理,而特殊心理是指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心理。电视节目的策划者要注意掌握观众的心理,尽量满足观众的需要,同时也要传播社会正能量。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优秀节目就反映、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收视心理。而一些特色节目如《动物世界》《戏曲采风》《奔跑吧兄弟》等等满足的是不同年龄、爱好的观众群的需要。
5、导向原则
电视节目策划时,要注意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既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又不能误导观众。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时刻把握当下法律热点问题,重在立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在节目中最精彩的是案例的讲述,并据此展开热烈地争论。贯穿始终的是专家的评论与大众的参与,不仅是形式或内容,在观众中的反响都是极热烈的,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观众,促使他们形成守法的意识。
【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性】
(1)通过进步的传播技术与开放的制度环境。
若要让观众对节目印象深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电视节目形态的改变。而进步的传播技术往往可以给电视节目的创新提供技术条件,从而是不可能成为现实。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往往可以激发节目制作者新的灵感,从而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电视节目的指南针就是政府的政策,开放的政策可以开阔节目制作者的思维。
(2)通过拓展眼界激发创造性。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开阔我们的眼界。首先,通过各种媒体,我们可以把他人的成功选题的策划经验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现结合,来开阔我们的眼界。其次,我们可以到文化市场去补充营养,平时多到图书馆看书,涉猎百科全书,来增加我们的文化知识。第三,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往往会激发我们的灵感,还可以了解到人民大众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来让我们有了创新的方向。
(3)通过改善经济环境。
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的经济环境给电视业提供了前大的经济基础,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产品的花费上。经济的改善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广告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创新。同时我们的电视节目面临各种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幸存下来。不断优化的经济环境会给我们产生大批的电视及观众。优化的经济环境会给电视节目提供资本。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改善经济环境。
(4)包容的社会文化。
电视节目是一个视听文化的集合,电视节目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一个大包容。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的包容性,给电视节目的创新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前景。我国软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威胁,对国家和社会的自我认同也会出现危机,鉴于此,电视节目创新是必要的。
(5)促进媒体激励机制。
一定程度上,电视媒体本身就是靠创新来生存和发展繁荣的,人才的创造力会最大限度的激发创新的原动力,是电视事业的必然要求。传媒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创造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只有拥有高质量的电视产品,才能有效地占领市场。电视台可以对优秀人才激励除了高薪、重奖等保健因素外,精神激励因素对优秀的传媒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好好激发优秀传媒人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