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正准备创业或已经在创业,这篇文章对你或许会有些帮助。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商业案例。
马小东是一个房地产从业者,这些年一直在北三县干房地产销售工作,赶上过15-16年房地产市场比较好的那两年,挣了点钱。也遇上了17年限购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的一片凄凉。由于市场不景气,公司的业绩不是太好,2020年底马小东被公司裁了。
离开公司后的马小东总想着干点啥,于是开始出去跑市场,找商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媳妇去当地的一个商场看电影,恰好看到商场负一层正在招商,然后就找招商部咨询了一下,知道这里原来要做一个菜市场。招商经理和他描绘了菜市场的前景,说商场人流量多大多大,周边住了七八个小区,这七八个小区的居民都要买菜,这个菜市场肯定能火起来。在招商经理一阵猛烈的攻势下,马小东有些心动了,去菜市场转了一下相中一个摊位。马小东筹划起卖羊肉来,可能因为他自己比较喜欢吃羊肉,觉得这个有市场。
第二天,马小东就跑当地的批发市场去问了下羊肉的批发价格,市场给的价格是35元一斤,他去周边卖牛羊肉店那里问的零售价格是40元一斤,一斤利润在5元。他自己心里嘀咕着,商场周边有七八个小区,人流量肯定没问题,一天卖200斤羊肉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一天毛利最少可以赚1000元。心里盘算完账后,就去找招商经理签了协议,把摊位定了下来,一年的租金、公共服务费、物业费全下来3.6万元。
摊位租下来了,马小东就开始去联系卖羊肉需要用到的冰柜、案板、刀具等,一套工具下来,花了快1.5万块钱。摊位的设计装修,全下来又花了1.8万元,这样一算含租金整体投资花了6.9万元.货源找好了,摊位也找好了,就等着开业了。在开业之前,马小东脑海里无数次浮现出人山人海的场景,感觉幸福的小日子马上要来临,心里甭提有多美。
在马小东的期待中,菜市场也如期开业了。开业当天,商家也做了活动,但来的人并不是太多,很多人还是奔着抽奖来的,用马小东自己的话说跟预期差得太多。到了晚上,市场收摊的时候,马小东算了下账,发现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不到1200元,毛利也就150块钱。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也没有给马小东太多惊喜,平均每天的营业额就是维持在1000元左右。如果每天都按照这个营业额,先不说赚钱,一年连房租和设备的钱都赚不回来,面对无法挽回的局面,马小东及时止损,赔了2万块钱把摊位转让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马小东为什么投资羊肉摊会失败,我觉得他主要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第一,没有弄清楚逛商场的客户群体是哪类人?
作为当地一个吃喝玩乐购一体的综合性商场,来这逛的主要是年轻人或一些中年人,他们都是来商场吃饭、约会看电影或父母带孩子过来玩。而真正买菜的那一类人群,主要还是老年人,因为年轻人平时都要上班,家里买菜的任务都交给了长辈。当商场的客户群体和菜市场所需要的客户群体不能匹配的时候,就意味着来逛商场的这群人他们买菜的需求很小,菜市场要做起来,就相当于要从零开始。
第二,没有弄清楚羊肉在周边区域的市场需求有多大?
在商场的斜对面,有一条菜场一条街,里面已经有好几家卖羊肉的店,他们都是回民开的,附近买羊肉的居民一般都会去那买。周边居民整体的羊肉需求量就是那么多,在你家多买一斤,就意味着要在别人家少买一斤。事后马小东去那几家羊肉店去市调了一下,发现这些店铺的日营业额也就是在4000-5000元之间,一天毛利在500元左右,去掉房租、水电、人员开资等费用,其实也就是装赚一个工资收入。毕竟羊肉不同猪肉,它是一个窄众市场,消费人群还是有限。
第三,对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没有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估
对于马小东的羊肉摊来说,能不能做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取决于这个菜市场人流量的大小。菜市场人流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运营团队对菜场的包装、定位、宣传,开业后日常的引流活动,菜场的服务管理等这些工作干得是否到位,对这个这个菜市场能不能做起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细心一点的人去商场里面看一下,会发现四层的商场,居然二层都有很多业态是商场自己运营的,而且一层和二层的业态还有重合,业态规划比较混乱。但凡懂点招商的人都知道,一般商场自营的部分都是在位置比较偏的地方(比如顶层),位置好一点的都会招一些品牌商家,如果二层这种比较好的位置都是商家自己经营,而且一层和二层的业态还有重合,那肯定就是商户招不满,商户招不满的主要原因就是商户在这里赚不到钱。商户赚不到钱,运营团队能力差占很大一个因素。
那我们可以细想一下,同一个运营团队,商场没有运营起来,菜市场他们能运营起来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第四,摊位没有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
马小东的羊肉是从当地批发市场批发的冷冻肉,羊肉在品质上与周边羊肉店的羊肉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你家的和买别人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羊肉这种商品,本身利润也不是太高,没有太大的空间去打价格战,而且价格战往往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拼价格还不一定能拼得过竞争对手。对于这种同质化严重的产品,能不能赚钱仅取决于市场人流量的大小,而这个不是你一个小摊贩能把控的,这主要得看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
第五,没有老客户,没有大客户
新开的羊肉摊,客户都要一点点的积累。马小东没有自己的老客户,也没有饭店、宾馆这类大客户,和竞争对手相比,利润自然就少了很大一块,要赚钱自然很难。
通过这个案例,我给总结一下:
1.马小东作为一个创业小白,在没有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就选择卖羊肉这个行业。羊肉虽然是一个刚需消费品,但毕竟是小众市场,规模不是太大,而且区域内已经有好几家竞争对手。误判市场,给后期亏损埋下伏笔。
2.马小东卖的羊肉也是从当地的批发市场批发的,产品没有特色,属于同质化产品,对客户来讲不一定非要从你这买,这类产品在竞争激烈的时候容易打价格战,没有太大的溢价空间,即便赚钱也是赚辛苦钱。选品这一块不是很用心,没有找到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比如:纯正内蒙山羊肉,与竞争对手产品有差异)。
3.从获客渠道来看,马小东的羊肉摊严重依赖菜市场的自然人流量,没有自己的老客户和大客户,而菜市场的自然人流量不是马小东自己能够掌控的,需要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很强。很不幸,商场持有者的运营能力不是很强,这直接导致了马小东羊肉摊很难盈利。马小东把整个销售环节中很重要的获客这一个环节,交到了商场运营团队的手里,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