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湘菜,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美食呢,是剁椒鱼头、辣椒炒肉、小龙虾还是臭豆腐?吃货们对于湘菜都有一个笼统的认识,就是辣,红彤彤的就是湘菜的底色,然而这和人们对于川菜的认识一样,都有些狭隘了。其实作为名菜,他们都有很复合的味道,在昆明,湘菜曾经大受欢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老字号倒闭,新开得也不太理想,难道是大家口味改变了么?前几天去探寻昆明吴井路附近巷子里的一家湘菜排档,找到了些许答案。
辣椒炒肉,糊辣子是味道的保证湘菜里第一道菜我想要吃的,便是辣椒炒肉了,从家常味道开始,最考验一家餐厅的功底。辅一端上来,颜值上来说,辣椒烧黑有些粗糙并不太吸引人,然而就像那句歌词一般: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看着冒着锅气的辣椒炒肉,我就想趁热吃上一口。果然,糊辣浓郁,配合着猪肉的油香,特色鲜明,越吃越想吃,拌饭送酒皆宜。
炸臭豆腐,香到可以忽略臭味当湖南小吃臭豆腐上来的时候,几人掩鼻几人欢呼,而我早已按捺不住自己吃货的心,口里也不争气的酝酿口水了,看着黑黑的臭豆腐,明显的湖南特征,在有火宫殿和黑色经典的经历之后,对于臭豆腐也有了别样的期待,在昆明做会如何呢?趁热一口吃下,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把热气和汁水锁住,外皮酥香,内里味型复合,小小豆腐不简单,展现了小食的精华,也深深彰显湖南的韵味。
吃虾子,湘味里的日常操作B头十三香小龙虾,精心处理的小龙虾,不仅仅是一只只清洗干净,还要处置头部,让其更入味,十三香的口味,加上蒜的洗礼,味型更加复合一些,汁水丰盈入味,带着浓郁的鲜香,虾子在里面沉浸,吃起来相当满足。
秋风起,吃蟹时,炒膏蟹,有点类似广式的避风塘炒法,料超级足,甚至可以说,料比蟹更好吃!选择膏蟹,比市面上的普通螃蟹更厚实,有膏可以享用。外皮酥香柔润,内里肉鲜甜,丝丝缕缕的,直接用心会更显豪气哦。
湘菜善于运用食材的特性和味型的组合,仔姜牛蛙,仔姜提供淡淡的姜味,同时配合其他香料,构筑成食材与配料嫩与香的组合,姜与泡椒稍微辛辣的同时带着酸味之感打开胃口。更重要的是汁水不要浪费,泡饭下面皆有所得。
其余菜品湘菜和滇菜的融合,也很出彩!柠檬虾,增加了清新之味,柠檬的酸与虾之鲜甜,在天然配料之中融合,味蕾得到放松与满足;鸡脚的快乐,唯有啃与磕,辣香在嘴里碰撞,感受牙齿与筋与骨的摩擦;炒花甲,慢慢吃,慢慢聊;拌洋芋,在滇味之上更辣一些,香度不及炸得干一些香,有点脆生生呢。
湘菜末尾最大的乐趣在于拌面,很多菜品都具有这样的功能,例如剁椒鱼头,小龙虾,仔姜牛蛙,辣椒炒肉等等,不知道有没有人用臭豆腐汤汁拌饭的,你还能想到哪些菜品适合拌面?其实,湘菜如今在昆明不走俏,基本原因在于食材、用料用心度不够,口味不佳,挑剔的食客味蕾得不到满足,当然还包括昆明火锅和烧烤的强势,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这家湘菜大排档,简单简洁的布置,却有一个沅水南芦这样文艺的名字,也许美味暗藏的真意就在于雅俗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