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12月12日讯 近日,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印发《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公共体育场馆示范合同(参考文本)》,对此《足球》报发文表示,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委托运营,或许能让其看到从体育场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的希望。
报道中称,12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印发《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公共体育场馆示范合同(参考文本)》,旨在规范委托经营模式,更好地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之余,鼓励各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单位以委托方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运营,提升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专业性。
《足球》报认为,这份文件的发布,对国家着力推动体育场馆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意味着我国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方面,已开始全面向国际主流模式靠拢,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委托经营进入全面实际操作阶段,体育产业新的“蓝海”市场将被彻底激活。
对于绝大多数只能租用公共体育场进行职业比赛的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而言,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委托运营,或许能让其看到从体育场获得新的收入增长点的希望。毕竟,在中超转播费收入聊胜于无,因大牌外教和外援逃离,即便恢复对观众开放,比赛日收入也将大幅度缩水的当下,举步维艰的中国职业足球太需要新的收入增长点,让俱乐部看到维持运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