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科技11月20日讯(记者胡爱山)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让互联网巨头们纷纷铺开,但要在下沉市场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并不容易。被58童珍寄予厚望的58童珍的业务,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扩展到了一万多个乡镇信息站点。激进扩张的背后,暴露了一级机构管理不到位,乡镇站长利益受损后投诉无门的问题。
“我们已经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了,所以我们会在童珍58号更纯粹地开展业务。更多的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从长远来看,收入不会那么着急。”58同城CEO姚劲波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对媒体表示。
不急于商业化的58童珍,就像是姚劲波和58同城的宣传招牌——回馈乡村,给返乡的居民带来商机。本质上,这项业务是58同城下沉战略的重点,被称为“二次创业”。我希望将来姚劲波能和58个城市一样大。
2017年下半年,58同城推出下沉项目——58童珍业务,定位为基于村镇的信息平台。通过招募在乡镇有人脉的人做站长,为乡镇市场提供包括人才招聘、车辆交易、农产品对接等生活信息服务。而这些站长是靠收广告收入赚钱的。姚劲波的描述就像经营一份当地报纸,找一个网站管理员做主编。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中国网科技调查发现,58同城站长在大量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投诉维权。涉及的问题包括58同城管理混乱,一级代理(区域总代理)更换频繁,新总代理经常随意关闭下一级站长权限。
58同城站长押金和加盟费很难退。客服以各种理由推脱
58岁的同镇前站长重庆颜女士讲述了她与中网科技的故事。由于平时工作比较清闲,颜女士想找一份兼职。有一天,在一个社交媒体群里,她看到有人推荐58同城项目,想试试。
闫女士说,出于对58同城这么大企业的信任,她找到了58同城在重庆的一级代理商重庆恒海叶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包括58同城在内的三方协议。代理重庆平金镇、我的家乡、梁平区双桂工业园、明达镇等58个镇,一次性缴纳保证金2000元,每个站点加盟费6000元。
闫女士与58同城、重庆恒海签订加盟合作协议
闫女士回忆,2018年8月完成支付后,她在网上发现了很多关于58同城的负面新闻,觉得业务前景不明朗,于是决定退出代理。工作人员当时给的答复是可以终止合作,但是要走一定的流程。之后闫女士不得不无限期等待,而最先与她签订合作协议的重庆恒海叶芝一直推脱,后来直接告诉她,不退一分钱违约金。
无奈之下,闫女士向58客服投诉,但直到今年2月,58客服才告知闫女士可以退还3000元押金,加盟费无法退还。
中国网科技发现,重庆恒海叶芝作为58同城的一级代理,在智联招聘上发布了多条关于招聘58同城区域代理职位的消息。这家企业介绍自己的专业,为重庆各大企业提供分类信息服务。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闫女士今年通过网上和工商税务部门向58投诉。闫女士说,重庆恒海叶芝告诉她,“因为58同城已经知道她的投诉,通知代理不要给一分钱。”
一级代理收到保证金后交给底层站长收割
一级代理在58童珍的扩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主要负责招聘各地区乡镇的站长(二级代理),对这些站长的权限拥有“生杀大权”。一旦关闭权限,就意味着返乡工作一两年的站长们积累的资源全部清零空。
颜先生是武汉第一任58同镇站长。据他介绍,2018年3月开始做站长,2019年7月被关停。一年多的时间,武汉总经理(58同城一级代理)换了三波人。
“武汉的58在同一个镇上搞了两年多,期间换了两三代。那几代人先是自己拿到资格,然后通过忽悠招了一批新站长。”闫先生说,每个总经理接手后,基本都会直接关掉之前站长的运营权限,然后重新招募自己,赚取保证金和加盟费。
早期的站长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表现在运营模式单一:“当时和58同城的武汉只有一种推广,就是让你交朋友,然后给别人打广告赚钱,类似于微信的经营模式。所以无法推广,也没人赚钱。”严先生说。
武汉58个镇仍有强制广告收费。“换了一个总代,第二个总代直接说:每个站站长接到的广告都要收提成,否则就封号。”
“这些一级代理(总代理)往往几个月后就要更换下面站长的经营权,理由是业绩不达标等。,但考核标准模糊。”闫女士也在考试中反映了58同城代理的困惑。
让严先生气愤的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换了第三波新生代,悄悄关闭了自己的站点权限。
严先生展示了他与新任总经理的对话记录——质问他为什么不事先通知就关闭网站。
在这些站长维权的过程中,58集团的不作为和推诿让这些底层站长很无奈,也很累。闫先生说,“从我被直接关机到我给58集团打电话,然后58客服一路转过去推脱。根本没有投诉解决的渠道,58明显是店里的大欺客。”
业内人士表示,主营业务为生活信息服务的58同城,在做类似业务时,自然是复制迅速,得心应手。然而,令人警惕的是,之前被消费者诟病的虚假新闻泛滥、58同城客服不到位的现象,正在逐渐向58同城蔓延。
中国网科技将持续关注58小镇站长投诉维权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