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去哪了(牛根生彻底退出蒙牛,回忆创业往事只说不堪回首)



BT财务无良

从1999年牛根生离开伊利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2021年11月30日夜,蒙牛宣布牛根生全面退出蒙牛。从此,乳业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老板,而大老板也终将成为中国乳业永久的传奇。



下岗后被逼创业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

牛根生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不知道。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被父母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牛的养牛户。从此,牛根生与牛结下了缘分。

牛根生从小就是个牛郎。从一个牛郎到中国最大乳业集团的掌门人,牛根生的故事充满了传奇和灵感。但如果不是他下岗,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蒙牛。

中国第一波裁员发生在1993年到1998年,1958年出生的牛根生庆幸自己能在不惑之年保住伊利的饭碗。1998年下岗潮的最后一年,40岁的牛根生下岗了,但外界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理由。当时媒体猜测牛根生可能“促成了高震”。

自1983年加入伊利,从一名普通的洗瓶工一步步晋升到管理层。9年后成为伊利副总裁,成为伊利的实权人物。然而,1998年,伊利董事会直接解雇了牛根生,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就这样,被称为“乳业怪才”的牛根生下岗失业了。

不迷茫的牛根本没了工作,心里很难受。去了人才市场后,40岁以上的人已经失去了优势。到处碰壁之后,牛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和他一起被免职的还有伊利的几个中层干部。这些境遇相似的人,在挣扎了一年之后,再次聚在一起,决定回归乳业。1999年,蒙牛诞生了。牛根生后来回忆说,他是被迫创业的。在那个时代,

牛根生因为天生的豪气和仗义,在当时的伊利乃至整个乳业有着和“大哥”一样的号召力。他创办蒙牛后,很多伊利员工都来投。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他招募的。和牛根生一起创业,现在是蒙牛集团冰淇淋公司总经理的孙钰斌曾经说过,牛根生没有拉他们任何一个,但是他们主动跟着牛根生,因为他们相信牛根生有能力重新做一个好公司。

当初蒙牛资金有限。是牛根生和几个合伙人卖了伊利股份,收了100多万。但对于一家乳制品公司来说,这笔钱显然不够。牛根生的老部下听说了这个情况,投资了蒙牛。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他们的亲戚朋友,所有的生意关系都开始把钱投向牛根生。这些人之所以敢把钱给牛根生,是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一定能开创一番大事业。没想到,不知道是竞争对手的举报还是其他原因。蒙牛募集的700多万元几乎被认定为非法集资。

几个月后,蒙牛将其工厂迁至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乐圣经济园区。为了建工厂,这片只有几棵树的森林不得不被砍伐,于是有人向国家林业局告蒙牛毁林。还好和林格尔县长支持蒙牛。他对牛根生说:“你自己干吧。你要是来抓人,我就坐牢。你一年把企业搞好,我一年就能出来。”你两年把生意做好了,我两年就能出来了。"牛根生在创业之初回忆往事,用了"不堪"二字"[S2/]。刚开始的时候,每一步都很艰难。

对赌成功 五年上市

早期的牛根生讲究低调。牛根生认为,在那个时候,“打回去,骂回去”是蒙牛生存的唯一出路。“如果你不反击,你就不会死。只要还手,被掐死的可能性特别大。当时被打被骂,是为了以后不被打被骂,为了自己生存发展好,最后还是被打被骂。”

牛根生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成为内蒙古第二大乳品品牌,仅次于伊利。对于曾经的雇主和竞争对手伊利,牛根生仍然对老领导郑俊怀充满了依恋和尊敬。

为了寻求快速成长的机会,牛根生开始接触各路资本。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CDH投资和连赢投资三家国际机构投资了蒙牛乳业。为了获得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牛根生与三家投行签订了对赌协议。未来三年,如果蒙牛未能实现5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蒙牛将向他们支付7800万股蒙牛股票。相反,三个外资股东将牛根生7800万股给蒙牛乳业管理团队。

当时这个协议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质疑,在强敌环顾的制造业,每年都有50%的收益。这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是天方夜谭。这个赌注是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博。与其被同行吃掉,坐以待毙,牛根生想试一试,毅然签下协议,决定破釜沉舟,付重金,最后一站。

有了资金支持,牛根生如虎添翼。2002年至2004年,蒙牛这三年的营收分别为16.68亿元、40.71亿元和72.14亿元,超过了对赌协议中50%的增长率要求。牛根生还被评为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而获奖感言一针见血,“他是牛,但他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2004年,牛根生创业的第五年,蒙牛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当时国内最快的上市公司。

牛根生

捐赠全部股份的第一人

2004年,蒙牛上市的同年,牛根生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惊讶的事。他宣布捐出全部股份,成立蒙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

很多人质疑和嘲讽,但来自世界领袖比尔盖茨的肯定,证明牛根生是真的在做慈善。《凤凰周刊》甚至将牛根生称为“全球四大慈善巨头之一”。他也成为中国早期热衷慈善的企业家之一,这也为牛根生离职投身慈善工作埋下伏笔。



正是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良好的人缘。

2008年,乳制品行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除了三鹿集团成为“重灾区”,很多奶粉产品都被查出或多或少含有三聚氰胺,直接导致蒙牛集团损失超过20亿元。

在牛根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柳传志、于等领导慷慨解囊的“救灾款”受到了欢迎。蒙牛侥幸脱险,牛根生渡过难关。

但由于这件事,蒙牛伤得很重。2009年,成立十周年,中粮集团以2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也成为实际控制人。两年后,牛根生辞去董事长职务,交由宁担任,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

在接下来的10年里,除了慈善工作,牛根生主要是投资人,涉足烘焙、零售、教育、高科技等领域的项目。11月30日蒙牛的公告,标志着牛根生从蒙牛彻底退位。

一代乳业大佬真的从慈善山隐退,留下了难以复制的江湖传奇。被卖了50块钱的人,一下子走出了一条乳业传奇之路。

随着牛根生的失踪,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退出蒙牛#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