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载人自动驾驶汽车、5G无人驾驶船只...在黄浦这个水陆空全球交通的“立体”城市,正从科幻电影中逐渐走进现实。
▍土地:智慧出行中的黄埔现象
2020年5月起,百度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示范高地,并于当年8月引入百度集团5家生态伙伴企业入驻。短短一年时间,百度在黄浦区落地了约50辆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微循环小巴、清扫车、微物流车、喷药车、流产体温检测车等。
文远智行的Robotaxi是中国第一家向公众开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它也在黄埔区和广州开发区运行和测试。用户无需任何申请或审核,只需下载WeRide Go App即可调用使用。2020年6月,文远智行Robotaxi还推出了全国聚合打车平台高德,进一步提高了其开放性。
3月19日至26日,黄浦区培育的造车生力军Xpeng Motors在小鹏启动了主题为“千里智慧,无尽探索”的NGP3000公里远征挑战赛活动。所谓的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是Xpeng Motors中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明星产品,可以使车辆根据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高速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活动将从广州出发,途经汕头、泉州、温州、杭州、上海、南京、青岛、济南,最终抵达北京,总行程3675公里,其中具有NGP功能的高速里程超过3000公里。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自动驾驶辅助量产功能远征。
多家智慧出行上下游企业集体发力,为2021年初黄埔智慧出行创新发展再添热度。
▍空:“立体交通”从未来变成现实
人工智能这几年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汽车运行的形式——从有人驾驶到自动驾驶,也使汽车本身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在科技界,“飞行汽车”的想象从未中断。
所谓“飞行汽车”,是一种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也可以在空内行驶的交通方式,两者可以自由转换。
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飞行汽车”摆脱了制造技术的束缚,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赋能下,成为行业巨头青睐的一个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然而,最早实现“利用300米以下城市的low 空空域”的想法的,是黄浦区的一家企业亿航智能。
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关注城市空交通(UAM)的亿航智能,是全球首家上市的UAM企业,也是全球首家实现载人自动驾驶飞机商业交付的企业。
▍水上:“无人艇”将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人工智能和5G的结合也在改变船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通过减少驾驶员的数量,直到实现无人自主航行。
据测算,在相同载重量下,自主航行的“无人船”可节省20%以上的建造成本、20%的运营成本、15%的油耗,并大幅减少排放。
在这方面,黄浦区率先将其应用于5G智慧河道示范工程,搭建了基于“无人船+定点”模式的河道在线监测机制,集监测、分析、预警、优化于一体。
在知识城凤凰湖采集水质数据的5G“无人艇”,是全球首款无轴螺旋桨5G无人艇。这条船长1.2米,宽0.8米。船下安装有探头,可以采集水样,监测pH值、水温、溶解氧、ORP等水质指标。按照设定的路线,该艇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完成5个检测点的数据采集。
广州海工造船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汉图达(以下简称“汉图达”)研发的5G无人艇具备AI能力,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控制中心可以提前为无人艇设计行驶路线,自动采集水质数据,遇到障碍物可以自动规避。
即使没有人干预,它也能自动完成监控任务。船上装有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以清晰地看到湖面上的漂浮物和水体的颜色。一旦检测到有人偷水,水质异常,无人艇会自动报警,指挥中心可以立即处理。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何瑞琪苗伟
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何瑞琪
广州日报新华城市编辑:何钻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