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编辑
以3月21日收盘价计算,36只银行股的市净率已经不足一倍,占比85.71%。其中有10只股票的市净率低于0.5倍。
如果上市银行的分红方案和往年一样,以目前的股价计算,多家银行的股息率有望超过6%,远高于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拿分红还不如投行股。这个方法可行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08670616
随着真净值时代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尤其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大幅回调,银行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权益类产品净值大幅回调。相比较而言,银行股的收益似乎远高于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
在市场波动下,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进认为,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的感知尤为重要。
他建议,银行等金融产品提供商需要像基金等其他类型的产品一样,设置额外的产品风险提示和更严格的投资者风险评估。投资者需要系统阅读和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配置方向等合同条款,认真研究和选择理财产品。
银行股息收益率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收盘,42只a股银行股中,6只银行股市净率超过一倍,其余36只银行股全部跌破净值。
市净率高于1倍的银行股以绩优股和次新股为主,包括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兰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瑞丰银行等。其中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兰州银行市净率高于1.2倍。
36家银行股价跌破净值,10只股票市净率低于0.5倍,其中包括弄玉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桂阳银行3家城市农商行,以及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5家股份制银行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家国有银行。
图片来源:图片网-500472233
低估值、破净已经成为银行股的“常态”。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下,如果2021年上市银行分红计划不变,银行股的股息率有望提高。
近日,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发布了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招商银行股息率为3.29%,高于2020年的2.71%;平安银行2021年股息率为1.55%,高于2020年的1.22%。
此外,以目前的股价计算,不少银行的股息率已经超过6%,远高于存款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其中,北京银行的股息率最高,为6.88%,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的股息率均高于6%。
“大银行股不适合短线。长期来看,股息率远高于理财产品,持有后仍有机会获利。”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此前表示。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虽然银行股的股息率高于大多数理财产品,但银行股短期股价涨幅可能高于股息率。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据通联统计,今年以来14家a股上市银行股价上涨,成都银行、兰州银行累计涨幅超过10%。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继续看好银行股接下来的表现。预计下阶段包括货币、信贷、监管、房地产等政策有望形成稳增长、稳预期的合力。就银行板块而言,中信证券认为,外资流出赎回到国内理财的股票流动性压力逐渐缓解,股价充分反映了财务数据疲软带来的房地产风险的预期影响,等待政策发力改善资产质量预期。
银行理财大面积断档。
很多投资者认为买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亏钱,但今年以来,这种习惯性认知正在被打破。
根据《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公布的内容,截至2021年底,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缩减为零,基本完成了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的整改任务。
目前市场上所有与保本理财相关的产品都不复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11274143
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市场28822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有2003款产品出现了破净。
投研报告显示,截至3月15日,理财公司混合理财产品年初至今平均收益率约为-2.03%,混合理财产品数量占比41%;公司现有的20款权益类理财产品年初至今平均收益率仅为-10.38%,破净产品数量占比60%。股权理财负反馈明显,股票型产品面临客户赎回压力。
招商银行团队认为随着银行理财市值法估值比例的大幅提高,净值波动加大,人们的理财投资难度加大,实现较好的理财投资收益并不困难。
中信建投分析师马鲲鹏认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比例在增加,但产品的赎回压力不会太大。与同类资产的产品相比,银行理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回撤幅度较小。而且,理财产品是绝对收益产品。作为中长期投资产品,收益率相对稳定。
此外,对于与银行合作的理财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配置策略和产品选择是大势所趋。”信贷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理财产品已经进入净值化时代。短期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产品。但随着客户逐渐适应波动,会对产品收益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片来源:图片网
分析师:银行理财是低波动性资产,而股票是高波动性资产。
在中泰资产管理基金总经理蒋成看来,银行理财属于低波动性资产,而股票属于高波动性资产。
原因是银行理财期限短,股票期限长。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不同于以往,要以“公允价值”计价,净值会有波动,但仍然是未来现金回报更有确定性的资产。
股票,因为永远不还本,也没有强制付息(针对普通股民),所以价格会有很大波动。银行也不例外。即使估值低,过去利润稳定,也不代表未来分红稳定。
但换个角度看,买股票和银行理财都是金融投资,放弃今天的消费是为了获得未来更高的现金回报。
国家商报综合自第一财经、中国证券报、公开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验证。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搜索
复制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