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关停文学类贴吧,受魏则西事件殃及?(百度贴吧事件和魏则西事件)



日前,某网络文学网站工作人员表示,“大神”的作品,粉丝众多,一发表就会被迅速盗版到其他网站;与此同时,网站上作品的“被盗率”几乎达到了100%。为什么网络盗版如此猖獗,应该如何治理?

戳录音!

魏则西事件后,百度似乎下定决心要整改。

就在上周,百度关闭了旗下贴吧和手机百度上的多个疑似盗版文学贴吧。其中既有《盗梦空间》《搏击长空》等百万级网络文学,也有四大经典小说、外国魔幻文学贴吧等传统文学作品。

百度宣布,他们分批暂时关闭了“百度贴吧”文献目录中的所有帖子,以便对盗版侵权内容进行全面整改和清查。百度还将设立发帖投诉举报绿色通道,即“全民举报”和“贴吧曝光台”。

"

百度贴吧相关负责人胡强:从凌晨开始,我们已经关闭了上千个文学相关的吧,可能有侵权内容,也可能没有侵权内容。不过我们的总体原则是先关后查,查完再开。

说到需要先“一网打尽”,再逐一甄别的无奈局面,网络文学盗版现状到底有多糟糕?



盗版覆盖率几乎100%

盗版的速度-“二次盗窃”

《Chuangshi.com》主编陈阳对媒体表示,他们网站上的签约作品基本上都被盗过,盗版覆盖率几乎是100%,不管作者是著名的‘大神’还是普通作家。



文学界用“秒盗”来形容盗版的速度。快速的“秒偷”平台往往采用机器抢文,而更多的网站则采用非常“原始”的方式,雇佣打字员盯着著名作家作品的更新时间,然后尽快打出原文。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显示,2014年,如果所有盗版网络文学按照正版定价,个人电脑端口付费阅读收入损失将达43.2亿元,移动终端付费阅读收入损失将达34.5亿元,衍生产品损失21.8亿元,产业损失约100亿元。损失更多的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网民在自由上传作品时,往往会上传大量他人作品,而不是自己的作品。此外,还应符合资源共享平台、贴吧等网络空间现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

据《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统计,2015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通过电脑观看盗版网络小说的渠道中,论坛帖子占64.3%。此外,还有大量网站参与其中。



对此,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权利人对部分网民利用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大量传播未经授权的网络文学作品的行为反应强烈。国家版权局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相关网络企业和权利人研究整顿网络文学版权秩序。这次百度公司主动暂时关闭文献目录中的所有贴吧,对侵权盗版作品进行排查整改,值得肯定。

百度贴吧相关负责人胡强也表示,下一步,百度将采取更多长效措施。

"

胡强:网络环境下的盗版侵权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尤其是UGC内容,反盗版难度更大。可能在朋友眼里,我们的反馈不是特别及时,但实际上,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并没有被看到。接下来,百度会根据现有的规则和策略,继续完善和优化。一方面会加强人工筛选,另一方面也会加强机器筛选。此外,还开通了一些投诉渠道。欢迎网友监督举报。百度会尽快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和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能打造出“秒偷”产业链,这样的网络盗版局面,也不可能是百度一家的错。换句话说,百度自身的收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学传播领域,近年来,虽然盗版对作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但真正站出来维权的作者并没有那么多,维权成本高是重要原因之一。

营造良性的网络文学市场环境,扼杀盗版,应该怎么做?

立法、技术等多层次推进。

调整消费心态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张延来认为,要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文学市场环境,需要在立法、技术等多个层面推动。

"

张燕来:对于一个大型的网络服务平台来说,面对的是海量的信息,尤其是版权领域,这是知识产权最复杂的领域。很多时候,一部作品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权利和主体叠加在上面,不容易区分。回到立法层面,我国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是先授权后使用,这在互联网时代是比较死板的。因为网络讲究信息的快速传播,缺乏传播效率的作品注定会贬值。立法需要完善其不合理的成分。同时,技术也要跟上,比如能否帮助人们快速找到作品的权利人,快速实现授权。在这方面,一些平台的原创保护、授权发布等技术措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大家共同努力。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要想真正杀死盗版,除了打击侵权平台,调整消费心态也很重要:

"

张洪波: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趋势,就是网民想从网上免费获取一些相关内容,免费分享别人的资源。这个习惯要改。应该有一个版权的基本知识,就是我们分享的东西必须是别人免费分享的。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煞费苦心的去分享别人免费收费的作品?事实上,盗版网络文学网站通过这些作品赚取线上流量,然后以“广告联盟”的形式赚取巨额广告收入。最后,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和盗版网站按照一定比例分享所谓的“盗版收益”。



可以说,国内网民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从“免费”开始的,如今的收费让很多人很不适应。虽然互联网的精神是共享,但这种共享也应该在法律框架内。如果分享突破了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最终会挫伤人们的创作动力和创新精神。

百度贴吧事件

作者:柴华

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辑: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