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KPI 绑架的百度贴吧(百度贴吧事件记录)

你有不好的过去吗?

可能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但就百度而言,这段往事一定和百度贴吧有关。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百度贴吧在短短五年内失去了近90%的用户。



数据来自易观千帆。

看到这个新闻,可能很多人只是摇头叹息。

曾被网民誉为“互联网文化发源地”的百度贴吧,是由贴吧之父俞军创办的。

2015年,创意贴吧总注册用户突破10亿,MAU突破3亿,主题总数超过1000万。

当时的百度贴吧是百度的重头戏。然而,曾经的辉煌,却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会有百度贴吧?

当时谷歌还没有退出中国市场,国内搜索引擎主要是百度和谷歌。作为搜索引擎,它不是在生产内容,更像是在承载内容。它做的是通过算法把互联网已经产生的内容,也就是一个又一个网页连接起来,然后匹配给用户。

但是当用户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上游内容和下游用户都发生了质变,那么作为中间商的搜索引擎就会面临新的问题。用户觉得内容不够。是时候生产内容了吗?

基于此,百度开始自建一些平台,如贴吧、知道、百科等内容生态,作为对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2003年百度贴吧诞生了。

百度贴吧会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在线论坛,里面包含了各种话题的分论坛,比如读书吧、电影吧、NBA吧等。,用户可以在其中发表帖子和评论。

简而言之,它就像一个广场,许多有相似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百度贴吧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的产品形态,巅峰的时候可以占到百度全站流量的11%,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

一开始Google并没有像百度一样搭建内容资源层,但是后来百度贴吧的发展越来越强大,Google和天涯合作了大量的“来”“问”等本地化运营,和百度贴吧相差无几。

2005年到2009年,百度做的几个产品,比如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都在这个时期获得了翅膀。这是百度面临谷歌压力最大的阶段,也将被视为自由竞争的时代。

按照百度贴吧原本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越来越好,但现实却恰恰相反。

百度贴吧开始臭了。除了贴吧里到处都是广告,对用户伤害最大的就是卖。

也就是叫卖酒吧老板位置的场景。比如2016年“血友病吧”贴吧,新的吧主付费获得运营权。

只要有钱,就可以在吧主里买下自己的位置,然后新的吧主就可以随意经营贴吧社区了。无论是割韭菜还是做其他事情,无论是随意删帖,还是控制舆论等等。,那是那些花钱买酒吧老板的人的自由。

百度贴吧还有一个很搞笑的地方,就是“同名异义”引发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去年发生的“王牌吧”事件。

当时在百度贴吧,有人创办了“王牌吧”。这家Ace酒吧最初是为《奥特曼艾斯》的粉丝而建的。后来,《海贼王》走红,许多“波特卡斯·D·艾斯”的粉丝慕名而来。

因为贴吧的名字比较独特,“Ace”这个名字被占用了,所以喜欢海贼王Ace的粉丝也活跃在这个吧里。

一个穿着海贼王外套的机动奥特曼粉丝,每天在Ace Bar发布海贼王的帖子,慢慢积累人气和人气。历时五年,终于挤走了原来的酒吧老板,成功成为Ace Bar的新酒吧老板。然后上任当天就用雷霆手段删除了所有关于海贼王的帖子,赶走了海贼王的粉丝,换上了奥特曼王牌的头像。这个Ace吧也被恢复成了第一个讨论奥特曼Ace的贴吧。

“王牌吧”事件其实反映了百度贴吧的产权不清。比如一个《三体贴吧》里,三体贴吧是刘写的,但由吧主维护,费用由百度负责,所以不清楚一个贴吧的产权属于谁。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抱怨百度贴吧对同名关键词无所作为。事实上,百度贴吧之所以无所作为,是因为当时它已经接近百度内部的一个边缘化产品,所以百度贴吧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更好地维护和服务用户。

那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百度贴吧最后没有建成呢?

是时候回顾历史了。2009年,创建百度贴吧的大神俞军离开百度。次年,2010年,谷歌离开中国,百度顺势占领谷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百度市值超过腾讯,成为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本来这是好事,结果成了大人物。那么,运营好百度贴吧就没问题了吧?

然而,谷歌退出中国后,百度产品的进化似乎戛然而止。虽然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榜首位置,但始终做不出一款能和贴吧、知道相提并论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度开始提出十年内达到1000亿营收的长期战略目标。

目标非常远大。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把KPI细分到百度内部的每一个项目产品。百度贴吧被KPI绑架,百度以为只有流量没有收入。

要维护这样一个社区,公司还是要承担一定的服务器成本。可以说,当时的百度贴吧更像是百度的一项负资产。而这样的项目,如果不能在大公司贡献出一定的KPI,那么连谈感情都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与KPI捆绑的百度贴吧开始走上了没落之路。

所以如前所述,百度贴吧里有很多烦人的广告,2016年出售“血友病吧”的行为。作为百度的合伙人制度来卖,其实无非就是臭名昭著的收割控。

卖出去的贴吧的主人不仅仅是一个网页,里面包含了无数活生生的人,他们正在一起搭建一个讨论广场。如果你把这些人还原成商业化的受害者,你看到的都是数字和利益,你就失去了基本的敬畏和尊重。

同年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和贴吧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即使在今天,大家对百度也一直没有好印象。

在利润和道德之间,百度选择了利润,而这正是其恶果的开始。

诚然,企业需要赚钱,商业化也是一种正常的操作。但是,如何体面、聪明地赚钱,才是企业最重要的。

在当时,百度贴吧是一种非常创新的产品形态,拥有近10亿注册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如果贴吧能管理好,不被KPI绑架,那么也许百度能开辟社交领域的土地。

前面说过,百度当时已经是互联网巨头了。事实上,它仍然有能力维持百度贴吧,但他们渴望开发新的目标。说白了,他们渴望占领更多的市场,赚更多的钱。

KPI。是的,把KPI作为唯一目标是错误的。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放长线钓大鱼”,但我们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这是最大的悲哀。

最后,今天对百度的认知其实很差,但是很多人怀念百度当时做的百度贴吧。网上很多梗也是从贴吧学来的。谁还记得贴吧上的“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和朋友都惊呆了”“我偷了个电瓶车养你”...

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人会怀念那个时候的百度贴吧。说到底,很多人也是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但是,今天的百度贴吧已经积重难返,就像我们回不到过去一样。

但是,我们现在选择去争取更好的未来,但是百度贴吧还会是吗?

百度贴吧事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