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特斯拉披露车辆事故前一分钟数据,能否证明刹车系统有问题(特斯拉 一分钟)

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孔颖)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上海车展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持续发酵。21日,郑州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无条件向上海车展维权人士张女士提供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完整行驶数据。在调解之前,张女士与特斯拉的主要纠纷是事故发生前半小时的完整行驶数据。

特斯拉:行驶数据已经快递给车主了。

特斯拉体验中心郑州风太店客户经理葛华伟22日表示,特斯拉总部已准备好相关数据。据了解,行驶数据分为两部分:一是车辆的原始信息数据,二是方便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将数据翻译成文字。

“如果联系不上失主,我们会先把准备好的相关原始数据提供给市场监管部门,同时一旦与客户取得联系,我们会把数据提供给用户。如果鉴定,特斯拉承诺承担所有鉴定费用,无论如何都接受鉴定结果。”葛华伟说。

对此,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新闻发言人雷晓静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向特斯拉发出了指令,要求在三天内向张女士提供相关数据,这属于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这些数据后,我们会积极组织双方共同寻找第三方鉴定机构,必须由双方确认。鉴定结束后,监管部门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张女士的丈夫2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作人员已电话告知此事进展。他希望和妻子回到郑州后,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从4S的商店取走驾驶数据。

据了解,目前,特斯拉已联系郑州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交行驶数据。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表示数据转移要在三位特斯拉车主全部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所以22日没有收到。

22日深夜,特斯拉官方微博再次发声,称由于一直未能与张女士及其丈夫取得联系,已将封存的纸质版资料通过快递邮寄至张女士之前登记的联系地址,并将电子版资料通过公司邮箱发送至张女士之前登记的个人邮箱。

30秒偷走特斯拉

此外,特斯拉表示,目前还没有得到客户是否同意进行第三方鉴定的意见,以及选择具体鉴定检测机构的建议。下一步,特斯拉将继续真诚积极联系客户,尊重消费者意愿,推动事件安全解决。

特斯拉公布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能起到什么作用?

此外,22日晚,特斯拉还向媒体提供了车辆事故前一分钟的一份数据,并做出了书面说明。但消费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这些数据能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数据能还原事故发生前一分钟的情况吗?如何看待特斯拉公布的1分钟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一般来说,应该是驾驶员在120公里,也就是118.5公里的距离踩下刹车后,制动力只有45或46bar,但随后制动力增加到92bar。理论上,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应该能够控制碰撞。比如我们在自动驾驶的时候,一般来说,自动驾驶可以在前端风险发生之前有效的制动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确实起作用了,达到140bar,但还是撞了,只是撞的速度降到了50公里以下。所以总体评价来看,自动驾驶系统和防撞系统的干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理论上讲,如果安全距离不够,就应该早点减速,进行一些处理,所以我觉得还是有些偏差的。”

那么,这个数据能证明特斯拉的刹车系统有问题吗?崔东树介绍:“驾驶员踩下刹车后,刹车系统总泵的压力逐渐升高,但在路上的速度相对较慢。具体结果还需要观察,因为我们无法判断司机是不是基本没踩刹车?踩得太少?还是说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踩刹车。我觉得还是要看最后的结果评估和软件算法。”

消费者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能做什么?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我认为,如果向消费者公开相关驾驶数据,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消费者自己并不能通过这个数据的公开得到一个很好的方案,还是应该求助于消协或者监管部门,委托第三方基于这样客观、真实、完整的行车记录信息来判断事发时是否确实存在刹车失灵的情况。"

特斯拉刹车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事实上,近期疑似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并不是唯一一起。特斯拉刹车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如何看待最近的“刹车失灵”事件?

崔东树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理解特斯拉刹车系统应该是一个电子控制系统。目前有一些信号来源多样,个别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干扰和冲突,导致信号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果逻辑上有一些不合理的状态,可能会失败。我们也担心特斯拉在控制策略上的问题,会不会出现一些bug,导致整车出现一些失控的行为。”

上海特斯拉车展维权车主之一的安的李女士此前就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她说,特斯拉“刹车失灵”的可怕之处在于,根本问题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车辆硬件的问题是有形的。但特斯拉的案子,如果是软件问题,担心没有办法取证。

对此,有媒体也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软件测试还没有相关标准。对此,李斌律师表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缺陷是指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对人身健康、生命安全有不合理的危险。如果危险确实存在,目前也没有标准来判断软件系统在运行中能否达标。但如果能通过鉴定评估技术对软件进行测试,可以看出其在驾驶过程中的操控性能是否能保证安全,或者在硬件齐全良好的情况下,软件是否也会造成刹车失灵。所以我认为,如果能证明软件存在影响正常刹车的情况,即使没有标准,也不影响对汽车本身存在安全问题的判断。”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