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金点子创意作品(休息券、学术假……为了让老师更好地课后服务,嘉定这所小学想出了“金点子”)

每月1天学术假、每学期10小时休息券、每班3导师轮流制……“双减”之下,各个学校都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也由此带来了新问题——老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强度提升了。如何为老师们“减负”呢?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推出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做法。

30个社团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

下午3:30,是新城实验小学开始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主要用于学科作业辅导。全校36个班级,语、数、英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有效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

下午4:30,则是课后服务第二时段,主要内容是综合教育活动。学生在完成当天学科作业的基础上,按兴趣特长选择活动。有“未来建筑馆”、“冰壶社”、“灵雁弦乐团”、“创意手绘坊”等30个社团,其中12个社团由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发或实施。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爸爸俱乐部和妈妈助力团积极作用,挖掘优质家长资源,共同丰富活动内容,开拓课后服务课程供给多样性格局。

小学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点子

下午5:30,则是课后服务第三时段的延时托管,为下班较晚的家庭提供看护服务。

休息券、学术假……关爱教师身心

此次“双减”政策之下,学校增加了课后服务的时间,确保每天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但另一方面,老师们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强度的提升,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学校看来,教育是有温度的,要让教师对孩子有温度,先要让教师有温度。为此,从关爱教师身心出发,学校想出了三个“金点子”。

首先,对所有参与服务的教职员工实施每月1天学术假工作制。在学校没有重大活动和提前安排好个人课务的前提下,教师每月可自由选择一个全天,处理家庭事务或为个人身心充电。

其次,对参与第二时间段和第三时间段服务的教师实施每学期10小时休息券工作制。教师可以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式,晚到校或提前回家,便于及时安排家庭晚餐或孩子接送等日常事务。

同时,为了减少课后服务的全面铺开导致的班主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方面的增加,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名班级助理和一名有经验的学科导师,共同协助进行班级管理和特殊学生的辅导。

校方表示,“5+2”课后服务模式,确实带来了挑战,这也考验学校不断调整完善方案的能力,在不折不扣落实要求的前提下,智慧实施,创生经验,不断深化学校高质量育人主阵地的内涵。

来源:周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