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不舒服,说明身体有问题,可能得了某种病。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意识,所以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积极就医,大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
但是,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整天这里那里疼,还会出现酸、麻、痒、肿等各种症状。有些人去过医院无数次却查不出确切的问题,于是每天上网查资料,按各种疾病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病人觉得很委屈:我明明很痛苦。为什么医生说我没病?
医生可能也很困惑:为什么检查结果都很清楚了,你还天天感觉身体不适?
特殊“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经常不舒服,查不出问题。其实这种人很可能有“躯体形式障碍”的问题。这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疾病,所以一系列的临床检查都没有什么异常。患者以先入为主的观念长期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反复检查无法认同医生给出的“身体正常”的结论,甚至与医生争论医生诊断疾病不够好,设备检测疾病不够,自己患有现代医学尚未发现的疾病等。
即使有些患者患有某种疾病,他们对疾病的症状和反应也远远超出了普通人所能理解的范围。比如有的患者感冒后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感觉自己得了肺癌,吃东西烧到嘴里后每天都要检查几次甚至几十次烧伤的位置。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在没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躯体不适,但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不一定出现这些问题。精神科医生会通过会诊和检查做出鉴别诊断。
虽然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或者说身体上的疾病根本无法对应身体不适的感觉,但是患者的症状和感受是真实的,不是装病。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进一步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精神因素又会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躯体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医生主要擅长于自己专业领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非精神科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度往往较低,患者容易被漏诊和误诊。
患者和身边的人应该怎么做
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多次就诊也查不出问题,且症状已持续3个月以上,建议拿着之前的检查结果去精神科,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平时也要调整心情,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复检查不仅占用大量医疗资源,还浪费患者的时间和金钱。一些有创检查还会带来疼痛,进一步加重身体不适症状。患者要清楚的知道,精神状态可以影响身体症状,身体不适并不是绝对的器质性疾病的表现。
许多患者在阅读网上信息时,盲目地将自己的身体症状与疾病对应起来。“网上查了病,癌症就开始了”这句话虽然有些可笑,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状态。其实网上很多信息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一知半解的阅读只能加剧恐惧和焦虑,更何况网上流传的一些有害谣言。最好的选择是不要盲从盲从,出现症状就咨询医生,而不是疑神疑鬼。
作为病人的家属或朋友,你应该对病人的症状保持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建议病人去精神科治疗。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