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收到的真正的羽毛球与网店的好评完全不符,打了几轮就报废了——这让静安区居民王锴无言以对。前不久,他想买一桶羽毛球,在某电商平台上货比三家,发现有商家收到了很多好评,曝光了很多图片或视频,于是果断决定下单,没想到会出这么糟糕的事情。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和订购食品时,选择商家的依据是公众的关注度和评论。星级越高,好评越多,印象越好。
然而,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一些商家为了牟利,雇佣水军、好评返现、赠送礼品等手段制造虚假好评,欺骗误导消费者。
不择手段
或者返现或者雇佣水军
“点亮全部五颗星,写下10个字以上的精美评论,上传宝宝照片,提交评论,领取现金红包。”收到货物后,看到写有这些内容的小卡片,王锴突然意识到赞是可以刷出来的。
这张卡的背面写着领取现金的方式:先添加客服的联系方式,确认收货后写10个字以上的评价,上传3张以上图片或视频。这些操作完成后,我们会在几天后进行复习。将最后两条评论截图发给客服,即可获得5元现金。
“在这个电商平台上搜索羽毛球,会出现一批销量过万的商家,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在评论区对质量也是好评如潮。估计这些赞很多都是用以上方法刷出来的。”王锴说。
近日,记者走访了沪、津两地的一些快递站点,发现王锴所说的卡片在这些站点被当作垃圾扔了一地。尤其是在快递包裹回收处,印有“晒好评返5元”、“五星好评截图发给商家立即返3元”等内容的小红卡,在层层叠叠的黄色快递盒中格外显眼。
孙颖在某知名电商平台销售计生用品。据她介绍,买家提供的每一个评价都会影响店铺的信用等级。如果评分低,产品在搜索页面的位置就会靠后,关注度就会下降。满分5.0,如果低于4.7,会大大降低搜索权重。
“如果买家没有评价,而是等待系统自动默认好评,那么这个好评就不会被纳入评价系统。所以商家只能采取各种方式让买家当面写赞。”孙颖说,她的方法是送一些小礼物或者红包套现,让买家给好评。有时候,她也会让熟人刷几个销售单,然后写好评。
在某电商平台销售运动器材的张琳告诉记者,利用电商平台的排名规则进行评价,还有一种刷赞的方式:平台会优先发布好评,放在评价页面的头部,差评的排名位置一般较低。所以有些商家把次品和优质品混在一起卖,这样购买优质品的顾客填写的好评很容易被其他顾客看到。
“还有一些商家动了心思,让水军刷好评。”张林说,他用100块钱刷了1000个赞,但也只是“粗刷”,比如干脆不写就点了五颗星。
在某网络刷单群做了两年水军的李阳说,他们接到的订单一般都是“精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垫付,把需要刷单的物品买下来,收到货后再拍照写一篇长长的评价。完成一单后,提成20元到60元不等,一般是所购商品售价的5%到10%,然后把物品返还给商家,商家会返还预付的钱;另一种是先拍下商品,由商家发货。他们假装收到货,然后用商家给的图片做评论。平均一单能赚2元到20元。
“交易完成后,会进行审核。这些必须是真人写的,以免被其他嘉宾发现是水军。”李阳说,一些商家为了追求高保真,在性别、创作时间、搜索偏好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破坏公平交易的规则
商家以返现的方式诱导用户刷好评的方式是否存在法律问题?
北京丁敬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兴水分析,商家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损害消费者利益,不仅破坏了平台经济的公平交易规则,也破坏了平台经济的诚信规则和诚信文化。
张兴水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等方式诱导用户做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以前的荣誉等作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补充道,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条例》,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的使用者、生产者、平台不得从事流量欺诈行为。如果刷好评、销量严重,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经营者有刷好评、刷销量等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法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发布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应当依照《广告法》的规定予以处罚。”郑宁说。
设置多个评估标准
严惩流量欺诈
近日,某知名电商平台宣布修改测评规范,以增强测评内容的真实性。规范中提到,卖家不得要求买家写好评、修改评价、添加评价等。自己或通过第三方;不以物质或金钱承诺为条件鼓励或引导买家给予“好评”,包括但不限于:全五星返现、好评返现、免单好评、红包好评、优惠券好评;不得通过诱导买家、虚假交易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不真实评价;不要自己或通过第三方故意给同行竞争对手与事实不符的评价。
据张兴水分析,上述规范变化的要点是两个方面:调整评价内容和行为要求;明确评价违法处置措施。如果卖家和买家违反了行为要求,电商平台会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则进行处理。比如,对于违规信息,可以采取屏蔽评论内容、不累计分数等措施;对于违规卖家,可以采取向买家支付一定金额、下架、删除商品等措施。
在他看来,上述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刷好评”或“刷差评”的作用。他建议,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对相关买家或店铺进行公告、限制或暂停。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仲裁机构,解决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促进店铺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郑宁建议,平台应完善网络账号实名登记制度规定,通过技术手段加大对异常流量的监控,严惩流量欺诈,通过合理的算法规则进行规范,设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而不仅仅是流量论。
“此外,公安、网信等执法部门也需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黑灰产,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监督。”郑宁说。(王锴、孙颖、张琳、李阳均为化名)
(来源:法治日报记者韩丹东实习生王一天)
[责任编辑:柳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