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3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梁华玲)近日,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出台21项措施,包括三项计划、两项行动,即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效率计划、通过均衡发展提升质量计划、 全面实施课后服务的方案,严格治理校外培训的行动,严格治理校外培训的行动,目的是要有效果。
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到2022年,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求,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只减不增,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到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基本回归校园,学业负担明显减轻,校外培训真正成为有益补充,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
1.精细化运营管理增效,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推进校本化运营。
《方案》要求学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建立作业指导制度。教师要结合课后服务,引导小学生基本完成在校书面作业,初中生完成大部分在校书面作业。
加强作业设计批改,2022年秋季起全面推广校本作业,原则上不再组织学生订阅教辅材料。学校要完善作业批改的管理方式,保证教师能够批量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并及时反馈。
加强运行监控和评估。学校要加强作业管理等教学日常监管,将作业研发、布置、批改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体系,并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分年级公示作业构成和时长。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2 .均衡发展,质量提升,探索大学区体制管理改革
高质量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办义务教育,实施小片区管理,探索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到2023年培育认定10所左右省级义务教育改革示范学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全面开设规定课程,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化九年义务制学校五四段管理改革实验。学校要完善教学管理规则,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推行“零起点”教学。他们不能随意增减课时,增加难度,加快进度,这样才能教得尽可能多。在小学和初中开始的时候,要分别做好少年和初中的衔接。
深化考试评价改革,优化评价体系,减轻考试压力,减少考试次数。不得有提前停课、备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小学各年级、初中非毕业年级不得组织区域性或校际科目统一考试,质量监控生不得超过30%。
3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探索,适当延长到周末和节假日。
保证服务时间,工作日中午和晚上根据家长需求提供课后服务,晚上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探索课后服务适当延长到周末和节假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特长。
丰富服务内容,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具体实施方案,每学期公布“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解答问题,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为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空间,但不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新课。
拓宽服务渠道。如果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求,可以适当引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机构名单管理和评价退出机制。
同时,做好服务保障,加强和完善免费在线学习服务。
4严格管理校外培训,逐步减少学科培训机构。
严格审批登记,不再审批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学科培训机构,逐步减少学科培训机构数量。对现有学科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审核合格的一律登记为非营利组织;审核不合格的,按照标准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终止培训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科目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冲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 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 00,线上培训每节课不得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得少于10分钟。严禁以“录播直播”等方式违规、超时开展纪律训练。
同时,规范培训服务,加强资金监管,严控广告投放。
3-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参照中央文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