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网上购物平台(顺丰同城登陆港交所 独立第三方平台覆盖四大消费场景 驱动即时配送高速增长)

随着港交所的一声令下,“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正式诞生。

12月14日,顺丰城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代码09699,HK,全球公开发行1.3亿股普通股,每股定价16.42港元,融资约20.31亿港元。

从2016年低调作为顺丰控股的独立事业部出来,到2019年独立运营,再到2021年冲击市场。顺丰城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成功实现了人群中的“三连跳”,展现了巨大的爆发力,用自身的成长经历证明了即时配送行业背后巨大的市场空机会。

敲钟仪式上,顺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在现场表示,分分钟配送是物流行业的大趋势,客户对“快”有了新的要求。顺丰将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新的配送模式,顺丰也是顺丰集团的战略方向之一。

同城顺丰CEO孙海进表示:“能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我感到非常幸运。我们坚信,作为服务行业,无论大环境和行业格局如何变化,无论行业如何升级,服务好别人就是自我成就。”

作为城市物流体系的毛细血管,即时配送起源于网购,兴起于外卖,发展到新零售,如今也迎来了密集融资和IPO的行业爆发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订单量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营收量的快速扩张,顺丰城市运营的规模效应将继续显现,顺丰上市后的城市将释放更大潜力,继续保持高增长。作为“第三方独立配送第一股”,顺丰同城的上市,必将带来即时配送市场的新一轮转型升级。作为顺丰新业务板块第一个登陆资本市场的板块,顺丰同城成功上市也体现了顺丰对新业务强大的孵化能力。

基层员工“C位”敲钟独立运营两年“迅速”上市[S2/]

SF工装加运动鞋牛仔裤几乎是王微出席重要场合的标配。在深圳上市仪式上,王卫首次穿着顺丰城市的骑手制服公开亮相,又收获了一家上市公司。在王卫看来,顺丰城市不仅是顺丰集团的重要战略,也是顺丰基于现有模式推出的新产品,具有长期价值。

在上市仪式上,孙海金回顾了顺丰在同城的几个关键节点,包括:2016年5月第一笔完整的系统订单,顺丰骑手开始穿梭于城市街道;2019年3月,顺丰城获得第一笔外部融资,开始公司独立运营;2019年10月,顺丰正式发布独立品牌,确立了做第三方平台的愿景。

“这次上市,只能说明顺丰城刚刚小学六年级毕业,对于即时物流这个大赛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孙进说。

在敲钟环节,上述关键环节的“关键人物”也出现在现场。其中,站在中锣左右两侧负责敲锣的员工分别是从众包到全职的助理现场负责人、“2020抗疫先锋”骑士程楠、顺丰城CLS智慧大脑R&D团队优秀代表仙可,其他高管和业务团队代表站在分站左右两侧。

“从一个城市到1000多个市县,从一个客户到几十万客户,从一个订单到十几亿订单,每一个数字增长的背后,都见证了同城近年来的成长,承载着所有车友、站长、BD销售的汗水和努力。”孙进说。

在即时配送领域,2016年起步,2019年独立运营。相比美团、饿了么、达达集团这些“即时配送”第一集团,以及UU跑腿、闪送等原有玩家,顺丰城无疑是“后来者”,但也是短时间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艾瑞报告数据显示,按照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订单量,顺丰城经过两年的独立运营,实现了HKEx的上市,顺丰也创下了即时配送企业的上市速度纪录。

从具体的业务模式来看,顺丰以同城“全场景”为重点,即从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到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增量场景,各类产品和服务实现配送场景全覆盖,从而应对本地消费市场的发展升级,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顺丰现在已经进入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市场。

同城网上购物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已与超过2000个商户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服务约53万注册商户,为约1.26亿注册消费者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实时送达,往绩期时效达成率超过95%。

投资组合奢侈品资本看好长期价值

虽然这两年即时分发市场发展很快,诞生了一大批头部玩家,但是亏损依然是整个行业的主旋律。

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顺丰的亏损面迅速收窄至1%以内,呈现出快速回升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顺丰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和48.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8%,毛利率分别为-23.3%、-16%和-3.9%。截至今年5月31日的前5个月,顺丰同城收入达30.46亿元,净亏损收窄至3.52亿元,毛利率收窄至-0.9%。

订单量方面,顺丰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订单总量分别为8000万、2.11亿、7.6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08.7%。艾瑞报告显示,同期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27.0%,顺丰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这样的增速和盈利能力也让顺丰城获得了豪华的资本阵容。

去年12月,顺丰完成了同城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高盛、中信资本、贝塔斯曼等。无疑为其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背书。同时,今年3月,顺丰通过子公司泰森控股进一步向顺丰城增资约4.09亿元。增资后,顺丰股份在顺丰城的持股比例增至66.76%。这也被外界视为顺丰上市同城业务的最后伏笔,充分体现了其对同城业务发展前景的信心。

上市前夕,顺丰城市最新招股书显示,淘宝中国(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和Hello Inc (Hellobike)是顺丰城市的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为8.9亿港元。其中淘宝中国认购8.51亿港元,Hello Inc认购0.39亿港元。淘宝(阿里巴巴的子公司)和Hello Inc (Hellobike)是顺丰速运的基石投资者,共认购8.9亿港元。其中淘宝中国认购8.51亿港元,Hello Inc认购0.39亿港元。

业内人士认为,顺丰多元化、专业化、高品质的同城配送服务,不仅可以帮助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打造高端即时物流体验,还可以进一步补充“阿里系”物流在促销期和高峰时段的运力。可以预见,结合阿里现有的实时物流体系,顺丰城市有望帮助阿里更好地整合资源,构建更好的实时物流网络,争取更大的市场增长。此次阿里注资顺丰城,无疑让外界更加看好顺丰城未来的股价,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顺丰城自分拆以来,已有赛富投资基金、新希望、中信资本、君联资本、置信资本、高盛、白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强化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的想象空 [/s2/]

虽然拥有前景看好的商业模式和豪华资本团队加持,但顺丰依然难以规避同城上市后股价波动的风险。回顾今年物流行业的资本市场,京东物流上市两个月后市值缩水,整个快递行业的股价也整体呈现下跌趋势。也有很多物流公司上市后立刻遭遇破发。

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与目前港股新股市场低迷有关。市场情绪和企业基本面之间存在激烈博弈。短期来看,股价的变化往往受市场情绪主导,会导致部分企业短期破发。

对于“为什么在目前的资本环境下选择让顺丰城上市”的问题,王卫在上市仪式上表示,顺丰城具备一切条件,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好的团队。“随时上市都没问题,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公司的长期价值。”王伟说。

由此可见,顺丰背后的即时配送市场仍在快速增长,在现有的即时配送竞争格局下,第三方独立配送平台也将释放出更大的竞争力。艾瑞数据显示,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长到2020年的210亿单,年复合增长率为46%。预计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年订单量将增长至643亿单,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3%。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战略价值来看,与其他已经上市的同类公司相比,顺丰城有三大突出价值。

一、独立第三方平台的稀缺性,顺丰城作为即用型第三方的领头羊,与其他平台没有流量竞争,自然会成为其他平台的首选。无论是微信、Tik Tok等流量巨头想把流量引向电商,还是尚超到家、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平台,都可以安心与顺丰同城合作,甚至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在高峰时段也想有第三方配送平台补充运力。由此看来,第三方分销平台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第二,对商家意义重大。第三方平台可以增强商家的话语权,更好地与平台博弈;同时,依托顺丰的口碑、标准和定制化的产品体系,顺丰城市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实现服务差异化,打造品牌口碑和流量闭环;

第三,是顺丰集团的流量优势。顺丰在物流领域积累了海量的更注重时效、更愿意为品质付费的快递用户和客户,而这些用户可以为同城顺丰带来巨大的ToC市场优势。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如果商家严重依赖单一平台,会出现平台佣金、服务费等成本上升、服务定义权下降等问题,因此第三方即时配送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如今具备同城即时配送能力的平台,要么规模巨大,足以摊薄成本,要么委托第三方。正是从这一点上,顺丰城看到了市场机会。SF城自成立以来,坚持独立第三方,并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独特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第三方即时配送的前景至少包括四个场景,即本地餐饮、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借助顺丰集团巨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顺丰城自身的专业效率,顺丰城有望实现每年翻番的增长目标,实现顺丰城价值翻番。同时,顺丰同城运营的规模效应将继续显现,上市后顺丰将释放更大潜力,继续保持高增长。文/赵

国家商业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