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消费体验的平台16个,样本32个,但有14个样本新旧账号价格不一致!在饿了么平台同一家餐厅点同一餐,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7元“双补贴”红包,还比新用户账号少配送费,优惠到0.4元。
3月1日上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互联网消费“杀熟”大数据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显示,86.91%的受访者有被大数据“秒杀”的经历。其中,网购“秒杀”大数据的问题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外卖、在线租车。
82.44%的受访者表示在网购过程中遇到大数据“杀熟”,76.85%的受访者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遇到大数据“杀熟”,反映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在在线外卖(66.96%)和在线打车(63.00%)消费过程中遇到大数据“杀熟”。
此外,也有受访者表示,在电影消费和视频消费中遇到了“杀死”太多数据的问题。
大部分样本由于折扣或优惠不同,最终成交价格也不同。调查显示,部分平台在新老用户账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实际交易价格不同。例如,体验者分别通过新老用户账号在飞猪旅行APP上预订同一天的《宋传奇(贵宾票)+灵隐飞来峰(大票)成人票》时,老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60元,享受飞猪红包10元,折后价格350元;新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55元,不享受任何优惠。
体验者在饿了么平台上通过新老用户两个账号同时点同一家餐厅的同一餐。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补贴”红包,还比新用户账号少了派送费,少了0.4元的优惠。
根据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调查结果,市消协建议,针对目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杀熟查找取证困难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手段,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大数据杀熟做出预判。对查实的“杀熟”大数据问题,要依法严厉查处,并向社会公布。
如果消费者遇到大数据“杀熟”问题,应及时通过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保存证据。如果与商家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张南
流程: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