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慧媛
编辑/温度周
“如果三天之内碧曲亭消失了,小心你的玻璃!”
4月22日,当锌秤发表了一篇题为《互联网版权时代的痛:为什么“比曲亭”横行?调查报道后,在该文某发布平台下的留言区,毕曲格的一波粉丝迎来了冲击。
锌秤在上述调查中指出,网文领域已经被盗版围攻多年,但没想到在留言区,在知道“碧曲亭”是盗版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读者还是支持的。
半个多月来,“碧曲馆”和正版平台小康,锌秤和读者也小康。
但我们与读者和创作者交谈,发现了他们支持碧曲亭的真正原因...
“作者似乎对数字越来越流利了。每个故事前几章的情节设定都很吸引人,但我总觉得越看越没意思。”
“我能理解你的观点。虽然作者每次更新的章节字数太多,但仔细一看,故事其实进展很慢,总有一大堆日常琐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豆瓣群看到关于“聚财终身”的讨论时,陈芳琦的感觉和大家差不多。“虽然同系列的第三本书已经写完了,但我不会像以前那样没日没夜地期待,等着作者更新。”
自2017年在晋江文学城发现这篇慢穿文章(通常指主角穿越到漫画、小说、电影、原著等世界后慢慢发展的故事。),陈芳琦很快就被它的设计吸引入坑,不过当时她在追盗文网站。
“除了全篇前两个世界背景来自影视小说,后面的背景设定都是作者原创。我觉得作者还是比较真诚的,每章都有不少字。”通常晋江出版的小说都是单章订阅加打赏模式连载,想赶在正版平台上的读者可以直接订阅正文,不打赏。
但在平台付费模式下,作者的拳拳诚意成为陈芳琦购买正版的障碍。“字数太多的话,一章两到三毛钱,每个世界背景短则七八十章,长则一百多章,我看完一个短篇也就二三十或者三四十块钱。”
用陈芳琦的话说,这相当于去书店买了一本实体书。另外,对于陈芳琦这种网文老读者来说,同时赶更多的网文是常事。如果都是花钱在官方平台订阅正版,可以说加在一起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陈芳琦虽然也可以选择包月服务,但是包月之后只能在包月图书馆看小说。如果她想看的文章不在其中,还是需要单独订阅。
更何况,陈芳琦认为,至少大部分能在书店出版销售的书都经过了编辑这样的专业人士的检验,质量还是能有一定保证的。“读者是唯一能鉴别网文好坏的人,就怕买买买遇到作者的破表,文章没写完,被撤下网站...“聚财人生”系列就是这样,质量有高有低。反正第三部没赶上。
所以,陈芳琦更倾向于先看偷来的网站上的文章,在确定正版文章值得自己购买后,再去正版网站购买正版章节,以示对作者的支持。
她就是这么做的。在结束了《拾金不昧的生活》和同系列的第二本书《拾金不昧的生活新征程》之后,陈芳琦花了200多元买了几本她喜欢的章节。“本来想买全文的,但是这两本书加起来1300多万字,可能要五六百元。我不想支付作者的劳动。我自己月薪4000多,买这个网站要10%以上,太夸张了。”
锌秤在和很多读者交流后发现认为网文太贵买不起的读者不在少数。像陈芳琦这样有固定阅读习惯的读者,对网络文学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定义——“快餐文学”。顾名思义,他们习惯于快速阅读,阅读网文的速度远远超过普通用户,同时追几本小说也是不寻常的。
其中,有一位读者还向锌秤展示了自己的网上书架。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大概加了70多本书,这些书大多有50到100万字,根据字数多少,每本几十甚至上百元。如果买正版小说,相当于每个月花几百块钱在付费阅读上。
众所周知,不可避免的是,成年人的生活不能只花在娱乐上,还有房租、水电、交通、社交等等。每月5000多元的固定工资,这个读者真的负担不起高达工资五分之一的娱乐消费。
很多读者选择盗版,是因为正版太贵,买不起。
陈芳琦甚至有点庆幸自己因为心疼钱没有买全文。“否则,损失会更大。我也确信,结束后我可以被下架。”
当然,因为文章被网站锁定,为了一直拿出来看一遍而购买正版的陈芳琦找到晋江客服询问相关解决办法,没想到被客服以“耐心等待作者修改,平台审核”为借口搪塞过去。“真的很搞笑,现在去偷文章的网站都能看到全文,但是在正版平台上花钱后连售后都不能保证?”
陈芳琦订阅正版购买记录。
陈芳琦觉得很不满意,因为客服告诉她,虚拟货币不支持消费后退款服务。面对这种情况,客服还告诉陈芳琦,读者只能等原文修改审核后再发布,他们能做的只是帮忙把读者的反馈传达给作者。
正版平台糟糕的售后体验让陈芳琦很无奈。“即使平台给作者设定了整改期限,这个作者还是每天都在更新新书。哪有时间修改旧的?改不完就放不出来,买正版的钱白打了水漂。我知道我还不如在盗版网站上看完它。盗版和txt文件都可以存档,比这些平台靠谱多了。”
一个网文作者要多久才能走出来?有人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作者注定活不下去。”
也有人说“签约率是5%,签约后上架率还是5%,上架后完成率又是5%,完成书后提前的人大概是5%。”
还有人说:“能撑到顶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只坚持了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然后就不干了。这期间他们可能会赶一本又一本的书,还不知道哪一本会成功。”
甚至有人说:“坚持下去很难出人头地。毕竟月入一万、十万、百万的人很少。也许等他们积累了足够的时间,就会发现,到头来,一个月只赚3000块钱。”
面对这一颇具争议的命题,网络爱好者周舟在大学期间亲身实践了这一点。
和很多热情的新人一样,满腔热情的周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合新人入驻的平台。
有线上资深人士告诉周舟,在选择站平台之前,最好根据各个平台的实际情况做足功课。比如起点、锦江等平台,流量很多,但是名家太多。除非新人实力远超,否则最好先避开。
在较小的平台上,用户的偏好也不同。写玄幻、奇幻、都市、科幻、仙侠的,可以选择纵横中文网、17k小说网、阿里文学等。,而写言情、美女、二次元的,可以选择红袖添香、潇湘书院、四月天等。
经过反复比较,周舟选择了在阿里文学试水。“刚开始的时候,心态还是很佛教的。每天写两三千字,慢慢积累了一些读者。”
本来我是不抱能封书的希望的,但是准备在这个平台上熟悉网文写作流程的周舟,收到编辑让他签约的信息时,非常开心。“没想到我写的第一本书就有人署名,这对我也是一种鼓励。”
入行前,周舟就知道网络文章作者的稿酬是标准的金字塔模型。
据他观察,留在塔尖的头部写手,常年在大平台畅销榜前五的大神,估计稿费可以探月收入百万的门槛。塔中腰作家,比如能上畅销榜的作品,月收入能过万。对于更多的塔底作者来说,在略显惨淡的数据下,订阅收入可能还不够平台发放的全勤奖(起点全勤1500元)。
编辑和周舟谈的不是上述的分成模式,而是有价直接买断。“我纠结了一下就同意了。这本书的后续成果我自己也说不上来。不知道能追到多少读者。关键是编辑没给我其他选项。可能他们也提前评估了这本书的价值,所以要求买断。”
周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网络小说,他也得到了自己努力的回报——编辑给了他23780元。
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按字数付费,订阅全文可能需要几十块钱。然而,在平台买断的情况下,新人作家周舟只换来了2万多元的稿费。
毕业后找到工作后,周舟放弃了继续写网络文章的计划。
一方面,他从自身经历中亲身验证了网文行业“你坚持却不出人头地”的残酷现实,另一方面,由于稳定的工资和不稳定的稿费反差明显,他又忍不住选择了前者。“这种本能让平台买断,不代表下一个就能买断,况且买断和写作也赚不了多少。如果是订阅的话,也是以质量为基础的,这个谁也保证不了。”
网文行业待遇好,读者费用全部给作者?真正能达到顶级收入水平的作者屈指可数,剩下更大的作者群体,一部分靠数据共享和平台低保生活,另一部分则和平台做一次性交易。
、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知名网络大神,他们的作品和平台必然与周舟这样的低级作家有很大的不同。
以周舟为例。与平台合作时,只有编辑给出的“买断”选项,话语权可以说完全掌握在平台手中。这时候平台可能会像周舟猜测的那样提前对其作品进行评估,但作者并不清楚衡量其作品的标准,想要合作只能服从平台给出的条件。
但是大神们在网上和平台签订的合作条约就大方多了。甚至可以说,因为大神们作者的名气,平台不得不让渡一部分话语权给他们,防止他们被竞争平台挖走,因为大神们作者带来的流量和强大的订阅数据是他们和平台谈签约分成的基础。
一个底层作者在Dragon 空上的收入截图。com(图片来自互联网)
不同层次的作者,他们与平台的合作因影响力而不同,导致除了大神之外的大部分作者并不能获得外界想象的那么多。毕竟网神也就那么几个,更多的作者还是要靠平台生存。但从网费模式来看,平台对他们的作品一视同仁,基本都是按章订阅,按字数付费。
或许,只有那些以付费订阅模式收割读者的正版平台,才能从头到尾赚得盆满钵满。
当周舟再次以读者的身份进入网络领域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本只在一个平台出版的第一本书,已经在几个主流阅读渠道传播,而此时,这本书为这些渠道带来的收益,已经与他无关了。
互联网版权时代的痛:“比曲亭”为何横行?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一些用户的回复还是蛮有意思的。
“我3000+的收入,会有1000+用来看书。你想吃还是想喝?所以找找盗版。”
“我读书的数量和速度不是吹的。正版会让我破产的。”
“我买了很多电子书,但是404后的书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收他们的钱?”
“我一直看盗版,不是不支持正版。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水字现象太普遍;二是虎头蛇尾、烂尾产品太多;第三,贵。”
......
根据上述留言的反馈,锌秤发现推动用户盗版的两个最大因素是正品价格高和售后服务缺乏有力保障。
先看价格。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月收入2001-5000元的网民占32.7%,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网民占29.3%,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网民占15.3%。
只有30%的网民月收入超过5000元。
也就是说,在作为网文消费主体的网民中,有近四成的网民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有三成的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就像陈芳琦在晋江的糟糕经历,买一篇百万字的网文要几百块钱。她和那些工资比她低的用户,能有多少正版网文买单?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多位读者告诉锌秤,或许按字付费已经成为线上平台的主要收费方式。现在各大平台的网络小说越来越长。“几年前,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在晋江很常见,现在基本都是几十万字往上走,甚至快穿、玄幻、夏衔等一些特定题材基本都在百万字以上。”
面对这种情况,网络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收费模式一直如此,也是无奈之举。虽然现在各平台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电影、动漫、游戏、出版等手段实现网文IP价值最大化的康庄大道,但在面向用户的商业模式上,单副本付费阅读依然是一家独大。
一位读者感叹,“除非我们采取会员制,像音乐和视频一样,加上读者奖励制度,双管齐下,否则.....”
再看用户权益保护。
一般在web平台消费时,用户需要先花钱购买平台专用的虚拟货币,然后用虚拟货币进行认购或打赏。这个时候,虚拟货币可以看作是用户付费的产品。当小说被封杀或下架时,平台有义务保护用户的权益。
"虚拟货币法现在也承认财产属性."重庆嘉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律师赵凌飞告诉锌秤,“只要能体现其财产属性,就是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服务,平台经营者必须对消费者承担责任。”
根据陈芳琦的言论和部分用户的评论,其实很多网络平台都无法保证售后服务。比如晋江不支持虚拟货币消费的退款服务。于是,维权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因为平台给不出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只能依靠相关部门和法律。
对于如何维权,赵建议,可以看看网络平台的经营者是什么公司,然后先向当地消协投诉。如果投诉不成,还可以起诉平台经营者。
不容易。陈芳琦认为,这样维权很费力。“我花了一两百块买了一本网络小说,现在被屏蔽了,看不下去。我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谈判、调解和诉讼上...说实话,金额这么少,维权这么麻烦,我都不想干了。”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正版平台对价格的考虑和售后服务的缺失与用户的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与盗版网站相比,可以说两方面都没有优势[/s2/]。那么,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盗网站,大力维护盗版者,就找到了理由。
也许猖獗的盗版是对正版平台的警告。是你高昂的单稿付费模式让读者望而却步吗?是你有缺陷的售后服务让读者产生抵触情绪吗?是否改变自己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迫在眉睫。......
(陈芳琦、周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