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行,银行可以开书店。
今天就来说说一个人怎么开书店。
几年前在日本,有一个人因为开了一家每周只卖一本书的书店而走红。
我当时也是从网上看的新闻。我真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在《东京之家》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些细节。
这个人是盛冈。
1.他的专业背景是曾经在日本一家著名的二手书店工作。
2.有一次看到一个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倒闭了,就辞职开了一家二手书店。
3.在经营二手书店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问题。因为收入太少,他把书店的一部分出租给创作人员,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
4.在经营二手书店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人为“一本书”远道而来,给他留下了深刻却模糊的印象。
5.“一周一本书”的想法是在一次创业大赛中提出的。没想到得到了主办方的认可,投资了。
6.后来他开办了这家书店,并迅速成为一家现象级书店,也就是俗话说的网上名人书店。
7.很多世界各地去日本的游客都会光顾这家每周只卖一本书的书店。
8.“一周只卖一本书”是一种极简主义,也是拥有上万种图书的大型书店的一种“逆向实践”。其实就是通过展览、衍生设计等模式,将一本书周围的平面书籍“立体化”。
9.“一周只卖一本书”最难的是创意。理论上每本书都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特别的眼光和执行力。
建议和意见:
自从看到这家书店的信息,我就一直想在中国做模特。
可惜至今没找到合适的职位。
但是,最新的思路是,每个人都可以让“一周只卖一本书”移动化。
目前日本流行的选书器大多是选一套书一个空,一般至少几百本。
1.按照选书+商业空的逻辑,其实我们可以把选书和“一周只卖一本书”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围绕一家咖啡店做“一周只卖一本书”的活动,选书人会配合咖啡店做一系列的活动。
2.我们可以为“一周只卖一本书”的营销活动选择一本书,带着一本书在不同的空房间巡回演出。
3.还可以引入“书盲盒”的模式,以“一周只卖一本书”为核心,开展盲盒的创意活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家一周只卖一本书的书店,应该对出版社有最大的启示,因为出版社的产品都是围绕一本书的,而最让出版社困惑的是如何营销自己的个体品种,“一周只卖一本书”。如果出版社的销售总监站在书店老板的角度看他们的产品,应该会豁然开朗。
(当然,如果你不明白,可以来找我,我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