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穆
国际知名品牌雅培上热搜。到2022年2月22日,#立即停止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话题总阅读量达到3.2亿,讨论量达到1万次。
火热的关注源于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简称“海关总署”)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称,2月18日,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正在调查4名婴儿感染阪崎克罗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的投诉。FDA称,根据报告,4名婴儿均食用了雅培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的工厂生产的奶粉(品牌包括雅培、Alimentum和EleCare)(注册号:1815692)。
为此,海关总署提醒消费者,不要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上述工厂生产的奶粉,包括产品代码前两位数字为22至37;上部集装箱代码包含K8、SH或Z2;保质期为2022年4月1日或以后的产品。如果已经购买,立即停止食用。
“雅培中国在mainland China销售的产品中,只有喜康宝贝添加的一款产品——婴幼儿营养补充剂受到影响,其他营养品未受影响。”2月21日,雅培中国官网发布公告称。
针对雅培召回细节,2月22日,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官方邮件和电话多次联系雅培中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据雅培中国官网介绍,喜康天是一种具有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儿营养补充剂,起源于美国,供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产品英文名为“Similac人乳强化剂”。
此次事件涉及的业务板块是目前公司整体增速中的亮点部分。1月27日,阿博特(ABT。US)发布最新财报显示,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全安全因子(total safety factor)和专门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制的伊利佳(Yilijia)销售额持续增长,帮助全球医疗营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全球婴幼儿营养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
“特殊医疗食品是雅培的优势,因为雅培本身有医药制造背景,专业排名全球前十。在过去的20到30年里,中国没有特殊医疗食品相关的产品,只有雅培、雀巢和达能进入中国市场,所以雅培在这方面收获很大。”2月23日,乳业专家宋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宋亮看来,中国市场对雅培非常重要,这次出现问题的产品很可能会波及到雅培的其他产品,从而影响雅培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声誉。
少量在线产品仍在销售
2月22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了雅培线下销售渠道的相关实体店。李佳鲍贝BHG百货望京店和华联夏商店均表示,店内没有婴幼儿营养补充剂喜康鲍贝添的产品,因为主要针对特殊人群,而且比较小众。
随后,时代周报记者在淘宝、JD.COM、小红书等平台发现,目前,平台自营店和雅培官方旗舰店均已下架婴儿营养补充剂喜康鲍贝添产品。但仍有少数网店销售该产品,客服表示该产品保质期为2022年9月,此批次没有问题。
此外,时代周报记者发现,部分海外代购店铺正在销售海关总署公告中提到的雅培雅培品牌奶粉,淘宝平台上也有商家在销售雅培EleCare品牌奶粉。
多名客服代表表示,其门店销售的雅培雅培品牌奶粉不在召回批次内。一位客服坦言,目前她店里的两罐雅培EleCare品牌奶粉不在召回批次内,但不建议再买了。“雅培有问题,没必要一直吃下去。建议换别的奶粉,同类型的产品很多。”
据报道,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雅培在此次事件中涉及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40-50%。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奶粉》(GB17065)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通则》的规定,婴儿配方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检出阪崎克罗杆菌和沙门氏菌。
据《新京报》2月21日报道,在雅培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厂的三起奶粉事件中,有三起报告了阪崎肠杆菌污染,四起相关病例中有一起已经死亡,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由阪崎肠杆菌引起。目前,FDA已经对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Cronobacillus阳性结果。
当天,时代周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雅培官方客服。客服表示,为了处理召回事件,目前公司已经增加了客服人数。如果消费者持有2022年4月1日之后的产品,可以关注雅培官方微信官方账号,通过在线客服以图片的形式上传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代码,大约一周后,客服会联系相关退款事宜。
但客服表示,目前召回的产品只针对大陆产品,通过海外代购渠道购买的海外版本暂时不会召回。
“购买婴幼儿奶粉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纠纷,海外代购的特殊性会让执法部门的调查和消费者的维权遇到很大困难。北京誉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告诉记者。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此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在国内不允许加贴。届时,如果产品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将作为不合格产品退回或销毁,不准入境。
在居秦怡看来,备受妈妈们追捧的直购,明显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或进口商品的相关检疫证明,确实存在违法问题。此外,目前海外奶粉产销造假直通车也时常发生。
进口奶粉问题频发
事实上,雅培相关产品在去年2021年就进入了不合格奶粉黑名单。
2021年5月,雅培白金优美配方奶粉第一段被检出香草香精。随后,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343.74万元,并处罚款909.31万元。当时,雅培中国也召回了在中国市场保留的同批次产品。
再看其他洋品牌奶粉,也有类似的不良记录,其中不乏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香料的。
2021年2月,贺拉斯婴儿配方奶粉0-6个月,经广州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发现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2020年11月,由纽迪宝生产、北京金色未来商贸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经营的喜宝贝西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香兰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任何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添加任何调味剂。
此外,2021年2月9日,一批次0-6个月龄的甲氯芬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检出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铁项目不合格。3个月后,一批次12-36个月大的合生元科贝思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被检出维生素A检出值低于国家标准值18-54 μ GRE/100 kJ。
“进口奶粉问题频发,是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比国外严格。对于很多洋品牌来说,奶粉只是作为普通食品来生产和销售的。”新华社观察智库食品行业研究员王献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使用的奶粉配方注册制提高了奶粉的准入门槛。目前,乳制品行业是中国食品行业的质量标杆。近几年乳品行业抽检合格率也是最高的。
国产奶粉异军突起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国内奶粉市场加速洗牌的背景下,进口奶粉空的生存逐渐捉襟见肘。
亲子店潮阳母婴店的店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目前进店的奶粉消费者中,购买国产奶粉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贺飞、君乐宝等品牌在店内的销量都呈增长趋势。
预言家王回忆说,2008年之前,其实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很高的,但是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的惨痛教训之后,整个国产奶粉彻底溃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进口奶粉。可以说08年以后的十年是黄金十年,进口奶粉。
然而,随着进口奶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正逐渐失去信任。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奶粉行业动态分析及市场前景规划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奶粉整体进口需求较大,其中2021年上半年中国奶粉进口数量为90万吨,同比增长21.3%。但上半年奶粉进口金额为304.3亿元,同比下降1.4%。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市场的失败,国外奶粉品牌也开始改变在中国的销售思路,实施“本土化”策略。
2021年6月,立洁时宣布以22亿美元将美赞臣中国业务出售给春华资本。交易完成后,利洁时仍保留美赞臣大中华区8%的业务,春华资本持股92%。美赞臣成为了一家本土企业。今年2月,美赞臣全资收购中国羊奶粉品牌美克高特,美克高特羊奶有限公司也已更名为美赞臣乳业(天津)有限公司。
对此,王献之分析说,要想占领中国市场,必须按照中国的制度来做,必须取得配方注册,没有注册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比如美赞臣的收购,也是依靠中美高特的配方注册。
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奶粉企业从未放松脚步,纷纷进入羊奶粉细分市场。去年,伊利战略投资澳优乳业,贺飞收购羊奶企业和上游羊奶源战略。
“近年来,国产奶粉正在全面崛起,一二线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预言家王表示,虽然伊利、、君乐宝、澳优等国产品牌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蚕食进口奶粉市场,但目前市场竞争仍处于白热化状态,外资奶粉品牌是否会选择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还不好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