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猫双11总成交额达1682亿元。图片提供
众信。com杭州11月16日电(胡艺馨)“以前,双11叫‘网购节’。今天如果再叫双11网购,我会很难过。”CMO·董本洪表示,今年的特点是双11中“新零售”的全渠道整合。今年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后年,线下真的会像过年圣诞节一样。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逛到双11。“这是双11全渠道整合的最大特点”。
沉浸式体验触动顾客购物欲望
25岁的黄啸是一名资深的淘宝剁手族。往年双11的时候,她蹲在手机前,努力给钱包“瘦身”。
“以前只在网上下单,以为是电商节,现在感觉双11的氛围也蔓延到了线下。”今年双11恰逢周六,她去购物的时候,在上海大悦城感受了一个不一样的双11。“体验多了,购物变得更好玩了”。
在大悦城的“天猫美妆落地模块”,黄啸通过“游戏体验”和“扫描淘宝旗舰店二维码”收到了很多化妆品小样,让她感觉很不一样。“以前店家送样品要么是注册会员送,要么是填问卷送,跳蹦床取样还是第一次。这很有趣,比起免费赠送,我更喜欢它们。”
在资生堂快闪店,黄啸还体验了“魔镜”:在镜子前,通过触摸屏幕上的颜色,他可以一秒钟改变唇色,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听说楼下有个全身换衣魔镜,很想试试。”
工作人员表示,pop-up shop更想给消费者带来体验,通过实际体验触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让品牌传递的信息更真实。“购物时,主要是通过无人售货机或扫描魔镜上的二维码,但弹出式商店削弱了销售功能。”
作为知名女装品牌,欧诗丽在今年双11之际,将上海大悦城的门店升级为“智慧门店”,新增导购机和自助结账机。
“我们在导购机前扫了一下衣服,衣服的信息、模特的试穿图片、网上的价格、设计师的推荐信息都出现在屏幕前。”工作人员表示,这将减少服务员的大量工作,让顾客购物更加智能。
除了信息获取,导购上的二维码还直接接入了欧诗丽的天猫旗舰店。“如果你觉得把衣服带回家太麻烦,或者店里缺码,也可以在网上下单,或者以后再买。”工作人员说,你扫了二维码后,淘宝会显示你在上海大悦城扫了码,并链接到店铺,对线下员工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对于今天的收获,黄啸形容为满载而归。“感觉双11不用再盯着线了,出来玩玩就好了。”
“我们必须出去过节,营造节日气氛。新零售赋予了我们这样的技能和能力,在商家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呈现线上线下真正想要追求的节日氛围,这是以前没有的。”董本洪说。
线上线下联通数据引导商家消费服务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今年双11恰逢周六,新零售提供了提升品牌活力的绝佳场景。在新零售的驱动下,品牌真正全面重构了品牌体系、营销渠道、供应网络、产业结构,让品牌线上线下充分认可消费者,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线下门店可能服务很多客户,但是客户一旦离店,就不知道如何接触到他们,重新服务他们。如今,一旦交易完成,消费者数据将会沉淀下来,品牌可以不断地与客户互动。”董本洪这样解释“线上线下”融合的含义。
“这是银泰第四次拥抱双11。作为线上线下的狂欢节日,银泰双11客流增长22%,销售额同比增长25%,高于全年平均水平。”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晓东表示,作为新零售元年,新场景不断涌现,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全民狂欢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给客户和供应商带来快乐”。
“之前我们开通了银泰和阿里会员体系,8月份又开通了支付宝。现在有了口碑,喵街就是新零售的产物。”陈晓东说,去银泰购物狂欢的人,近90%是电子人,一半以上是线上线下的客户。
张勇此前表示,新零售是对人、货、市场的商业要素进行重构,重构的背后是客流、商品、订单、支付、会员五大核心商业要素的数字化。
百货数字化不同于其他行业。陈晓东说,百货公司有5000万个SKU(库存单位),每个季度都会换。“数量大会将为数字化进程增加工作量,但就像以前开放会员一样,我们也将开放供应链,因为这是趋势。”
欧莱雅的斯帕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体店和网购满足了顾客不同的需求,在试点店可以感受到产品,但如果你需要这种产品直接送货上门,从购物和支付方便的角度来说,手机是最快的方式。“所以在我看来,线上线下服务的统一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仅此而已。”
“数据会告诉你这里三公里外的人都愿意买什么样的好东西,这就是一箱马能火的原因。”董本洪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愿望愿意消费。这个满足的过程不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必须是数据引导,以三公里为数据赋能和社群运营的视角。这就是数据赋能的魅力。我愿意用这样的经历,不断帮助身边超市的业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