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洋蒋于霞编辑/蒋于霞
国内造车新势力四强将诞生。
3月17日晚间,零跑科技向HKEx递交了招股书。朱,60后一代创始人,科技大师,创立了世界级安防巨头大华。50岁的他选择了从零开始,誓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自己的“万亿梦”。
2015年,特斯拉进入中国仅两年,理想、蔚来、小鹏创立仅一年。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迎来了朱这位“安全”技师。
他走得很坚定。就像30年前第一次创业,技术出身的朱认为脚踏实地的研发才是王道。成立两年,零跑已经成为“全球自研”赛道的优秀学员,2019年至今已交付三辆车。
2021年,零跑汽车收入超过31亿元,同比增长近400%。然而,损失的范围也在扩大。2021年亏损超过28亿元,三年亏损总额近45亿元。
短期内很难解决盈利困境。继“韦小立”之后,朱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白手起家赴港上市。
“外行”造车,全栈自研
朱,浙江义乌人,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被分配到校办企业工作两年后,1993年,朱和朋友傅立权创办了后来的大华股份,抓住视频监控录像技术数字化的机遇,“打入”安防行业。
第一次,从无到有,朱创业时只用了5000元,击败了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市值超过600亿元的安防巨头。
2015年,年过50,财富自由,朱决定再出发。
“我还有1000亿的梦想,但是全球安防产品总量只有1000亿,所以我要选择一个新的行业。”当时国家鼓励非造车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如火如荼。瞄准机遇,朱创办了零跑汽车。
老兵成为新星。而且这条赛道也不缺竞争对手——比亚迪年纪大,上学早,北汽新能源国企出身,蔚来出道就是巅峰。新人需要优势才能零跑。
有了之前的创业经验,朱认为“只有坚持技术的自研,才能造出有灵魂的汽车。”
成立两年多来,零跑已经成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全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所有零部件中,除电池外,内外饰、底盘、汽车电子电器等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
从零到一,朱坦言靠造车烧钱。当初,有了更多理性的分析,却没有勇气站出来。“我们(一度)以为在中汽中心检验合格就可以卖了,没想到工厂建不起来。”
朱当机立断,决定补上造车资质的拼图。2020年12月,零跑收购福建新富达,接手汽车生产资质。产能方面,零跑位于浙江金华,年产20万辆。
零跑已经进入“自产时代”,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总销量80万辆。
估值275亿,还在亏损
对于朱来说,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出击IPO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零跑车的整体销量已经上来了。
该公司首款车型电动轿跑S01于2019年7月正式交付。补贴后价格接近20万,当年销量只有1034辆。
中端销量不好,低端车一起来。
2020年,零跑发布的微型车T03售价将低于10万辆。在那一年,只有这款车型的销量超过了7000辆。
爆款拉动了整体销量,2021年共交付43748辆电动汽车,较2020年增长443.5%。其中T03销量为39149辆。
招股书显示,零跑是全球第五大纯电动汽车公司,2021年销量中国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限于“纯电动公司”意味着已经上市的李出局,而月销量过万的五菱MINIEV和长城欧拉都是传统车企,都不在排名中。
当然,朱对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断增长的销量也推高了零跑的营收。2019-2021年,零跑汽车总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零跑的主要收入来自汽车销售。2021年,汽车及零部件销售总收入超过30亿元,占总收入的97.7%。
和其他新势力一样,零跑也还在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亏损分别约为7.3亿、8.69亿、28.68亿,三年合计亏损44.67亿元。
朱在研发上花了很多钱。2019-2021年,零跑的研发支出分别为3.6亿元、2.9亿元和7.4亿元,三年总投入近14亿元。截至2021年底,R&D人员占公司3190名员工的33.9%。
填补巨额亏损,需要投资者继续输血。
自2021年以来,零跑已完成四轮融资,其中C2轮融资后估值较Pre-A轮增长5倍。
朱身边有很多支持者。零股东包括大华股份、红杉中国、上海电气、CRRC等机构。以上市前总股本和每股27.26元的价格计算,公司估值为275.8亿元。
朱明直接持有9.15%的股份,按此计算,他的财富早已超过25亿元。
零账户上躺着几十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3.38亿元。按照2021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0.2亿元计算,仍可支撑四年经营。
被卡在低价位,很难冲到高端
零跑表示,主要专注于15-30万元价位的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事实是,微型车T03销售业绩亮眼,零跑还是靠低价位车型。
以2021年第四季度为例,价格低于10万的T03占当期总销量的78%,而C11(补贴后价格约为16-20万)仅占22%。
在线下渠道的布局上,零跑选择了“直营+渠道”的合作模式,不同于蔚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理想。
截至2021年底,291家零跑店中,只有23家直营店和268家渠道合作伙伴店。直营店销售额占比仅为17.4%。
这让朱有些头疼。销售更多依赖渠道商,产品受困于低价,不利于打造“高端”的品牌形象,难以锁定更多高端客户。
零跑毛利率也一直为负,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95.7%、-50.6%和-44.3%。另一方面,专注于中高端市场的蔚来、小鹏和理想,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都超过了10%。
朱曾表示,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零跑是非常有信心的。预计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三年内超越特斯拉。
在低价产品面前,即使自动驾驶技术超越特斯拉,也很难转化为新的营收。
2021年,零跑的车联网、OTA固件等服务收入仅为130万元,占公司总收入不到1%。在以自动驾驶技术见长的Xpeng Motors,服务等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4.74%。
朱的主战场仍然是中高端线。
零跑计划在2025年底前以每年1-3款新车型的速度推出8款新车型,覆盖轿车、SUV和MPV各种尺寸的;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纯电动中大型车C01上市,同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
此外,公司还将利用1/4的上市资金拓展业务,提升品牌知名度。
新能源汽车市场如火如荼。无论是通过巨额融资占领市场的“三傻车”,还是百度赶集、小米汽车、传统车企,都纷纷布局中端市场。
以零跑分众为代价,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李的投资人王兴曾经判断,未来只有三种新势力能活下去。除了三大上市新势力,第二梯队车企也将加快融资上市。
对朱来说,如果他通过上市获得更多资金,他将有更大的机会生存和发展。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